时间: 2025-04-26 14:4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37
蝶恋花·饼师
作者: 曾廉 〔清代〕
近日南人多北态。
十处人家,九处馒头卖。
蒸上馒头肥可爱。
只无黄米汤儿配。
更有饼师矜狡狯。
汤饼搓成,粗似条枚大。
豆子青皮和白菜。
清松胜似江南脍。
最近南方人多了北方的风俗,
十户人家里,九户都在卖馒头。
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可爱,
只可惜没有黄米汤来搭配。
更有那饼师自以为聪明,
将汤饼搓得粗如手指头一样大。
用青皮豆和白菜来做馅,
清淡的口味胜过江南的脍。
此诗未涉及特定典故,但反映了清代北方与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作者通过对南北方风俗的对比,表现了对南方美食的羡慕及北方饮食的独特性。
曾廉(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写词,尤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民俗文化。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南北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南北方的饮食差异,表达了对南方美食的向往与对北方饮食的调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饮食文化的关注。
《蝶恋花·饼师》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调,描绘了北方人家中馒头的普遍性以及与之不相配的饮食情景。诗中“近日南人多北态”一句,开篇即设下了南北文化对比的背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地方色彩的饮食世界。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馒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其外观和口感的喜爱。诗人用“蒸上馒头肥可爱”来形容馒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美味的诱惑力。然而,紧接着“只无黄米汤儿配”,则带有一丝遗憾,突显出南北饮食的搭配差异。
对饼师的描写则引入了幽默的元素,饼师的“矜狡狯”与搓成“粗似条枚大”的汤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北方饮食习惯的调侃。最后,诗人以“清松胜似江南脍”作结,表达了对南方清淡美食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整首词采用了生活化的语言,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饮食文化的独到见解,既有趣味性,又引发人们对地方文化差异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生活化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南北饮食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基调。
诗中“十处人家,九处馒头卖”用来强调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米汤”是什么?
诗人对饼师的态度是?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曾廉的《蝶恋花·饼师》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饮酒的快意。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偏向于抒情,后者则更具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