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4:27
水龙吟 舟次糕村伤春感逝黯然成阕
——邓桐芬
子规啼彻清明,声声归去催春暮。
残阳一缕,苍茫烟水,当年意绪。
吮损霜毫,砑残吴绢,难笺心素。
怅天涯芳草,萋萋不尽,还重过,销魂处。
准拟停桡泊渚,浣尘襟倩谁为主?
弦歌响寂,落红谁拾?欢惾无据。
宝篆香零,银屏梦窄,几回凝伫。
剩东风似旧,飘摇满目,是粘天絮。
子规鸟在清明时节啼叫,声声催促着春天的结束。
夕阳余晖中,笼罩着苍茫的烟水,勾起了往年的情绪。
在寒霜上吮吸,磨损了绢布,难以再写下我的心意。
惆怅于天涯的芳草,茂盛而无尽,重游时,仍然是销魂之处。
打算停下小舟在沙洲上,浣洗尘埃,谁来担任这个主角?
琴声悠扬却又寂静,落花又有谁来拾起?欢愉似乎无处可寻。
香气如宝篆般飘散,银屏上的梦境窄小,几次凝视而怅然若失。
仅剩下如旧的东风,摇曳不定,满眼皆是沾染的天絮。
作者介绍:邓桐芬(1872-1924),字子真,号桐芬,近代著名的女诗人与教育家。她在诗词创作上受传统文化影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心中充满惆怅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个人的内心感受。
《水龙吟》是一首典型的伤春诗作,透过对春天消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开篇即以“子规啼彻清明”引入,直接点明时节,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结束。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不断地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残阳一缕,苍茫烟水”,这句通过光影的变化,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苍凉感受。自然的景象与人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尤其是“难笺心素”一句,诗人感到即使有感情也难以表达,抒发了对沟通不畅的无奈。
“怅天涯芳草,萋萋不尽”,展现了诗人对无尽春草的感伤,仿佛在喃喃自语,诉说着对过往的留恋。通过“准拟停桡泊渚”,诗人想要停下脚步,寻找一种心灵的归宿,但随即又感到无所依靠,问“谁为主”,展现了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音乐性与画面感上都极为出色,诗人巧妙运用对仗与韵律,使得情感的流动如同春水般自然。通过对春天的怀念,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更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深沉的孤独感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子规”是指哪种鸟?
“残阳一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欢惾无据”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