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6:35
水龙吟 石帆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搴来非叶非花,海风吹老珊瑚色。细垂璎珞,斜分钗股,匀排竹节。锁锁相连,钩钩不断,峭篷孤立。便石家如意,也难敲碎,谁曾见高三尺。尚忆荒矶古石,月明中,潮生潮没。印次梭袅雾,鲎箄贴水,罗纹密织。紫干撑时,红澜荡处,枯查浮出。算琼田以外更无人种,也无人识。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的景象,仿佛从水中升起的不是叶子也不是花,海风将珊瑚的颜色吹得苍老。细细的饰品垂下来,斜斜地分开了发髻,整齐地排成竹节。锁链一样相连,钩子一样不断,孤独的帆船高高耸立。即使是石家所求的如意,也难以打碎,谁见过三尺高的海浪?仍然记得荒凉的礁石,在明月下,潮起潮落。印迹如梭,雾霭缭绕,鲎鱼贴着水面,花纹密密交织。紫色的帆在这时撑起,红色的波浪在荡漾,干枯的杂草浮现出来。算起来,除了这片琼田,外面更无人耕种,也无人识得。
本诗中提到的"石家如意"可能与古代对财富和愿望的追求有关,而“潮生潮没”则与古人对自然和时间变化的体悟相关,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循环。
作者介绍: 赵庆熹,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赵庆熹在海边游览时的即兴之作,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水龙吟 石帆》是一首描写海洋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语言清新,意境悠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珊瑚色”、“璎珞”、“峭篷”等,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海边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的海洋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便石家如意,也难敲碎,谁曾见高三尺”一句,透出一种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既有哲理的深度,又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外在形式,更有着深厚的内在意蕴,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海风吹老珊瑚色”,这句表达了什么?
“便石家如意”中的“如意”指的是什么?
“潮生潮没”反映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