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00:20
水龙吟 烟寺晚钟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暮烟黏住飞霞,寺钟远度山容紫。
庄严粉碧,旃檀芳蔼,夕阳林里。
百八声中,空灵虚渺,醉魂惊曳。
记只圆妙偈,来来去去,空空意如斯耳。
恍若慈云过矣。震高峰杳茫逶迤。
馀阴黯淡,晴峦葱茜,塞鸿千里。
鼎食心雄,鼓词情厌,几人空尔。
听消沉一瞬银蟾浴浪,看长鲸起。
全诗翻译:
傍晚的烟雾缠绕着飞舞的晚霞,寺院的钟声悠远地传来,映衬着紫色的山容。
一片庄严的粉色和碧色,檀香的芬芳弥漫在夕阳的树林中。
在百八声的钟声中,声音空灵而虚渺,令人醉心的灵魂在其中摇曳。
我记得那句圆妙的偈语,来去无常,意境空灵如斯。
恍若慈云悄然经过,震动着高峰,朦胧而逶迤。
残阳下的阴影暗淡,晴朗的山峦苍翠欲滴,千里之外的鸿雁飞翔。
心中渴望美食,听到鼓声却感到厌倦,究竟还有多少人是如此空虚。
在瞬间听到银蟾在浪花中沐浴,看那长鲸游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贻繁,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其诗常融合佛教思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分,诗人游览于寺庙,受到钟声和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对生命无常和内心空灵的思考。
《水龙吟 烟寺晚钟》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优雅的黄昏场景。诗中首先描绘了傍晚的烟雾和晚霞,营造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接着,寺院的钟声如同一个悠远的回响,深入山林,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深邃的哲理。
“百八声中,空灵虚渺,醉魂惊曳。”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钟声的感受,声音在空中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梦幻的色彩,令人沉醉其中。诗人通过“记只圆妙偈”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思考,暗示着生死轮回的无常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结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鼎食心雄,鼓词情厌,几人空尔。”这句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世界时的迷茫与空虚,反映出诗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求,反映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暮烟黏住飞霞”描绘的是哪个时刻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午夜
“鼎食心雄”意指:
A. 对美食的渴望
B. 对诗词的热爱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内心的困惑
诗中提到的“银蟾”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和平
C. 宁静与浪漫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