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43
十年魂梦柴荆,无端悽断家山破。
东陵剪蔓,南山扫秽,得归聊可。
此祸何来,风车雷斧,颓云狂堕。
叹焦原如洗,寒枝莫拣,青衫被,缁尘涴。
画里林阴独坐。絷乌飞隙驹轻过。
枯筇憖负,黄杨庭角,绿槐门左。
乡树回看,茫茫云物,重重烽火。
问何当料理,青蓑绿笠,更沧江卧。
十年来我常在梦中回忆故乡,却无缘再见那破碎的家山。
东陵的杂草被剪去,南山的污秽被扫除,能否回家已成奢望。
这场灾祸究竟是因何而来,像风车和雷斧,狂风和乌云肆意翻滚。
感叹焦原如洗,寒枝不要再拣,青衫上沾满了尘埃。
在画中的林阴下我独自坐着,驹马轻轻飞过空隙。
枯竹杖无力支撑,黄杨树在庭角,绿槐树在门左。
回望故乡的树木,茫茫的云物,重重的烽火。
我何时能料理这一切,身穿青蓑绿笠,去沧江边卧下。
金兆蕃(1620-1693),字宗翰,号松雪,清代诗人,出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多关注家国情怀、个人遭遇,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常用典雅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金兆蕃六十二岁时,正值人生的晚年,回顾往昔,感慨万千。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动荡年代对家国破碎的无奈与悲痛。
《水龙吟·补题六十二岁小影》是金兆蕃在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全诗以“魂梦柴荆”开篇,点明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接着,诗人通过“东陵剪蔓,南山扫秽”描绘了对故乡环境的想念与渴望,同时暗示着故乡曾受过的摧残。
诗中反复出现的“此祸何来”表达了对灾难根源的深思,似乎在揭示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焦原、寒枝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苍凉与无奈的情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境地。
最后,诗人以“问何当料理,青蓑绿笠,更沧江卧”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似乎在追寻一种心灵的归宿。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不断深化,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乡愁画卷。
整首诗展现了金兆蕃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动荡岁月的无奈感慨。
诗中提到的“东陵剪蔓”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环境的清理
D. 对战争的反思
诗人用“青蓑绿笠”来表达什么情感?
A. 想要归隐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家乡的怀念
D. 对生活的失望
“寒枝莫拣”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理?
A. 怀念过去
B. 对未来的期望
C. 无奈与孤独
D. 幸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