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时间: 2025-04-26 07:27:41

诗句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1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作者:李端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采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白话文翻译

一群游玩的孩子身上带着苏合香,伴随着持扇的女子在轻轻摇动蒲葵扇。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城池之时,偶然之间与思念的人相遇。
我掀起裙子走过露湿的草地,整理着头发回眸花容。
薄暮时分我们没有一起归去,情意缠绵在这芳香的田野。
柘枝弹奏着连钱马的乐声,银钩轻松地挂在发髻上。
在春天的陌上采桑,踏着草地在夕阳的余晖下。
心意相通的情感早已流露,诚挚的心情却显得从容闲适。
明天如果再想起你,愿云雨在巫山相聚。

注释

  • 苏合带:一种香料,古时常用来制作香囊。
  • 蒲葵扇:用蒲葵叶做的扇子,象征夏日的清凉。
  • 相思:思念之情。
  • 褰裳:掀起裙子,表示行动。
  • 薄暮:傍晚的时分。
  • 柘弹:柘枝弹奏的乐器。
  • 连钱马:一种乐器,形状像钱币的马。
  • 银钩:指发髻上装饰的银色钩饰。
  • 采桑:采摘桑叶,古时与农妇日常活动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主要以乐府诗和描绘春游、田园生活而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描绘春游的场景,表现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男女之间的暗恋情愫,反映了唐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端的《春游乐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游的美好时光,流露出一种清新而甜美的情感。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将游童、倡女、初日、露草、夕阳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诗的开头以“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引入,鲜活地展现了游玩者的欢快和轻松,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相思忽相见”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情感的细腻和复杂通过“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得以体现。在这里,诗人不仅描绘了游玩的场景,更通过描写与心上人相遇的瞬间,传达出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随着诗的推进,情感的深度逐渐加深。薄暮时分没有一起归去,留下的惆怅与不舍愈显浓厚。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更是对未来相思的期待。在结尾处“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中,诗人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表达了对明日相聚的美好期盼,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童苏合带:指游玩的孩子身上带着香气,象征清新自然。
  2. 倡女蒲葵扇:倡女手持蒲葵扇,显示夏日的轻松氛围。
  3. 初日映城时:初升的太阳照耀城市,营造出美丽的晨景。
  4. 相思忽相见:在这样的美好时刻与思念的人相遇,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5. 褰裳踏露草:掀起裙子走过露水浸润的草地,表现出轻快的步伐。
  6. 理鬓回花面:整理头发的同时,回眸花容,展现出女子的美丽。
  7. 薄暮不同归:傍晚时分却没有一起归去,暗示情感的留恋。
  8. 留情此芳甸:在芳香的草地上留恋,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9. 柘弹连钱马:柘枝弹奏乐器,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10. 银钩妥堕鬟:银钩装饰的发髻,突显女子的美丽。
  11. 采桑春陌上:在春天的路上采桑,描绘出生活的乐趣。
  12. 踏草夕阳间:夕阳下走过草地,体现出宁静的氛围。
  13. 意合辞先露:情意相通,早已流露在言辞之外。
  14. 心诚貌却闲:尽管心中诚挚,但外表显得从容。
  15. 明朝若相忆:若明日再相思,愿再次相聚。
  16. 云雨出巫山:借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表达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雨出巫山”,形象地表达情感的复杂和期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游的美好与爱情的相思,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恋情的期盼,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浪漫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游:象征青春与活力。
  • 相思:表现情感的深邃与缠绵。
  • 露草:代表清晨的清新与自然。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回忆。
  • 巫山云雨:典故象征着情感的期盼与浪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游乐二首》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李端
    C. 杜甫
    D. 王维

  2. “游童苏合带”中“苏合”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香料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3. 诗中提到的“薄暮不同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失望
    D. 安静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李端的《春游乐二首》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前者偏重于春游的轻快与情感,后者则更关注自然的宁静与哲思。两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表现出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技巧》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东钱湖 鳖山 梁溪访唐氏别业 消暑楼诗 九日有感 咏鞞应诏 饯谢文学诗 别萧咨议前夜以醉乖例今昼由酲敬应教诗 和元帝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怒目切齿 風字旁的字 另眼相待 十样锦 口无择言 鬯字旁的字 骋嗜奔欲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事不宜迟 喊话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钻头觅缝 断纸余墨 雾霾 见字旁的字 包含会的成语 丨字旁的字 包含留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