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40
千载明良不易逢,
退居谁不慕高风。
香留铁砚韦编上,
卷在金罍玉斝中。
鳌足共知曾立极,
龙韬犹欲倚平戎。
追锋只恐来相继,
行看东山起谢公。
千年难得一位明贤之士,
退隐之后谁不向往他的高尚风范。
香气留存于铁砚和韦编的书卷之上,
书卷收藏在金罍和玉斝之中。
鳌足(海龟)知晓他曾经的辉煌,
龙韬(龙的智慧)仍然渴望依靠平戎(平定边疆)。
追随他的锋芒只怕接连不断,
让我们看看东山再起的谢公。
洪拟,字仲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文采和诗作而闻名。他的诗风多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政治腐败,诗人通过对古代贤人的赞美,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及对现状的不满。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是一首表现对古代明贤的敬仰与追思之作。开篇以“千载明良不易逢”引出对贤人的赞美,强调了明良之士的难得与珍贵。紧接着,诗人提到退隐后的高风,表示对这些贤德之士的钦佩与向往,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香留铁砚韦编上”不仅描绘了书卷的珍贵,还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通过“金罍玉斝”进一步强调了高雅之士的作品应受到珍藏与尊重。后半部分的“鳌足共知曾立极,龙韬犹欲倚平戎”则表达了对那些曾经在历史上有着卓越成就的人的怀念,尤其是对他们在国家大事中的重要性的认可。
最后一句“行看东山起谢公”,以谢公为例,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仍然期待有贤人能够复兴社会和国家的局面。整首诗情感深厚,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也渗透出对现实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与现实关怀。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贤人的崇敬与向往,讴歌了高尚的人格与理想,反映出诗人渴望贤士复兴国家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千载明良”是指什么?
“行看东山起谢公”中的“谢公”指的是谁?
诗中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态度是: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洪拟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理想人格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个人情感的纠葛。两者均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角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