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5:07
题隐圃赠蒋希鲁
范师道 〔宋代〕
勇退人难事,明公识虑长。
波涛济舟辑,霜雪见松篁。
林下开前圃,花间撤亚枪。
二疏良宴会,老杜好篇章。
道向清来胜,机于静处忘。
当除印如斗,试一较闲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蒋希鲁的赞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勇于退隐的人并不容易,而明公(蒋希鲁)却有远见卓识。面对波涛汹涌的人生,只有心如松竹的坚韧才能应对。诗中描绘了一处宁静的园圃,花草间没有纷争,二疏(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王献之的《兰亭集序》)的宴会气氛良好,杜甫的诗篇也让人感到惬意。表达了在清静中取胜、在宁静中忘却的理想。最后,诗人提到要舍弃世俗的印记,尝试在闲暇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范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宗明,号颐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范师道与蒋希鲁交往的时期,蒋希鲁是一位有名望的文士,诗中反映了范师道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纷扰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开头两句“勇退人难事,明公识虑长”,点明了隐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像蒋希鲁这样的明智之人才能理解这种选择的深意。接着,诗人通过“波涛”和“霜雪”的意象,表达了在动荡环境中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这里的“松篁”象征着坚韧的品格,与隐逸者的气质相得益彰。
“林下开前圃,花间撤亚枪”,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理想的隐居生活,远离世俗的纷争,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二疏良宴会,老杜好篇章”,这里提到的文人雅集,体现了诗人与同道中人之间的情谊,彰显了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最后的两句“道向清来胜,机于静处忘”,更是将诗意推向了高潮,强调了静谧环境对心灵的启迪与提升。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公”指的是哪位文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道向清来胜”,意在强调在____中追寻真理。
判断题:诗中“波涛济舟辑”是指在生活中要勇敢面对挑战。 (对/错)
李白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但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豪情和对自由的向往;而范师道则更倾向于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陶渊明的作品同样描绘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但他更强调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理想,而范师道则在诗中加入了对友谊与文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