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9:04
《西江月 其九 芦笔》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
白头翁变黑头公。夜夜飞花入梦。
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
雁行衔去向江东。写出锦书珍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笔架上长满了草,墨池的水在芦苇中流淌。白头的老翁变成了年轻的黑发公子,夜夜在梦中飞舞的花瓣如同诗意般飘然而至。画荻的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智慧,编织蒲草的技艺让人更接近儒家的教义。大雁在空中排成行,衔着书信飞向江东,写下的锦书则是值得珍重的情谊。
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敏甫,号恬斋。尤侗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其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西江月 其九 芦笔》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尤侗通过描绘笔墨书香的场景,表达了对读书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西江月 其九 芦笔》是一首充满书卷气的诗,诗中不仅描绘了与书法、绘画相关的意象,还通过笔墨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文化的热爱与对传统技艺的尊重。诗的开头“书带草生笔冢”,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对书籍的怀念,笔架上的草生长,似乎暗示着文化的衰落,但随后“墨池人在芦中”的描写又让人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希望。接下来的“白头翁变黑头公”,不仅展现了梦想与现实的交融,也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使得老一辈的智慧得以在年轻一代中延续。
“夜夜飞花入梦”则通过梦境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理想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画荻与编蒲的描写,既表明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也体现了对道德与文化的追求。最后的“雁行衔去向江东”,不仅描绘了大雁的迁徙,更象征着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期待。
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结构严谨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尤侗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诗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绘画、教育和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表现了对知识传承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中“白头翁变黑头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老年的怀念
B. 对年轻的向往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文化的关注
“画荻教成孺子”中的“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一种树
D. 一种鱼
“写出锦书珍重”中的“锦书”象征着什么?
A. 身份地位
B. 情感与友情
C. 财富与权力
D. 诗书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