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 其九 芦笔》

时间: 2025-05-02 12:59:04

诗句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

白头翁变黑头公。

夜夜飞花入梦。

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

雁行衔去向江东。

写出锦书珍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9:04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其九 芦笔》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
白头翁变黑头公。夜夜飞花入梦。
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
雁行衔去向江东。写出锦书珍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环境:笔架上长满了草,墨池的水在芦苇中流淌。白头的老翁变成了年轻的黑发公子,夜夜在梦中飞舞的花瓣如同诗意般飘然而至。画荻的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智慧,编织蒲草的技艺让人更接近儒家的教义。大雁在空中排成行,衔着书信飞向江东,写下的锦书则是值得珍重的情谊。

注释:

  • 书带:书籍的封面或书带,指书的装帧。
  • 草生笔冢:指笔架上长满了草,暗指岁月的流逝。
  • 白头翁:白发的老者,象征智慧与经历。
  • 黑头公:年轻的男子,象征朝气与希望。
  • 飞花入梦:夜晚梦中飞舞的花朵,象征美好的愿景。
  • 画荻:用荻草作画,古代的教育方式。
  • 编蒲:编织蒲草,代表传统的技艺。
  • 儒宗:儒家的宗旨,强调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
  • 锦书:珍贵的书信,象征友情与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敏甫,号恬斋。尤侗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其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西江月 其九 芦笔》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尤侗通过描绘笔墨书香的场景,表达了对读书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九 芦笔》是一首充满书卷气的诗,诗中不仅描绘了与书法、绘画相关的意象,还通过笔墨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文化的热爱与对传统技艺的尊重。诗的开头“书带草生笔冢”,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岁月的流逝和对书籍的怀念,笔架上的草生长,似乎暗示着文化的衰落,但随后“墨池人在芦中”的描写又让人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希望。接下来的“白头翁变黑头公”,不仅展现了梦想与现实的交融,也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使得老一辈的智慧得以在年轻一代中延续。

“夜夜飞花入梦”则通过梦境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理想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画荻与编蒲的描写,既表明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也体现了对道德与文化的追求。最后的“雁行衔去向江东”,不仅描绘了大雁的迁徙,更象征着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期待。

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结构严谨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尤侗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诗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带草生笔冢:书架上长满了草,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对文化的遗憾。
  2. 墨池人在芦中: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强调了墨水和书写的乐趣。
  3. 白头翁变黑头公:时间的流逝让人由老变年轻,表达了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4. 夜夜飞花入梦:梦境中的美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5. 画荻教成孺子:通过传统的方法教育孩子,传承文化。
  6. 编蒲学近儒宗:用编织的方式学习儒家思想,强调传统教育的重要性。
  7. 雁行衔去向江东:大雁飞向江东,象征着信息的传递和友情的寄托。
  8. 写出锦书珍重:写下珍贵的书信,表达对情感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花”比作梦想与希望,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意境。
  • 拟人:将“白头翁变黑头公”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绘画、教育和情感的描绘,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表现了对知识传承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笔冢:象征书法的传承与文化的积累。
  • 墨池:代表书写的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 飞花:象征美好的愿景与梦想。
  • 孺子:代表年轻一代,象征希望与未来。
  • 锦书:珍贵的书信,象征友情与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头翁变黑头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老年的怀念
    B. 对年轻的向往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文化的关注

  2. “画荻教成孺子”中的“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一种树
    D. 一种鱼

  3. “写出锦书珍重”中的“锦书”象征着什么?
    A. 身份地位
    B. 情感与友情
    C. 财富与权力
    D. 诗书礼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尤侗与王之涣:尤侗的诗关注于教育与文化传承,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更多地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文化和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子温母秦国太夫人挽诗 过鄱阳湖适遇便风湖面如镜喜而有作 观雪 观雪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 故庐陵府君葛公挽诗 龚彦则送水栀小盆口占为谢 感事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迫猝 力不副心 怀远以德 兴为 以是为恨 用字旁的字 包含突的成语 油荤 克字旁的字 还贽 每饭不忘 食鱼遇鲭 釒字旁的字 且食蛤蜊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