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08:25
动人春色不须多,一点幽香叵奈何。檐卜林中谁折得,故令相恼病维摩。
这动人的春色无需太多,只需一点幽香就让人难以忘怀。谁能在檐下或林中将这香气采折?因此使得我心中烦恼,仿佛陷入了维摩的病痛。
蔡戡,宋代诗人,字君谔,号无为,出身于官宦家庭。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本诗作于春日,蔡戡在亲历自然景色时,受到水栀花的启发,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引子,突显了水栀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春色动人,但只需一缕幽香便能令人沉醉,这种淡雅的美感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接着,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困惑与烦恼,尤其是“谁折得”的疑问,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故令相恼病维摩”的结尾则显得尤为深刻,维摩诘作为佛教的象征,其病痛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困扰,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这种从自然美景引发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深度,令人怅然若失。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烦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幽香”指的是什么?
“故令相恼病维摩”中的“维摩”指的是什么?
比较蔡戡的《龚彦则送水栀小盆口占为谢》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蔡戡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历史的沉重与家国情怀。蔡戡的诗更为细腻与柔和,而杜甫的则显得深沉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