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龚彦则送水栀小盆口占为谢》

时间: 2025-04-22 12:08:25

诗句

动人春色不须多,一点幽香叵奈何。

檐卜林中谁折得,故令相恼病维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08:25

原文展示

动人春色不须多,一点幽香叵奈何。檐卜林中谁折得,故令相恼病维摩。

白话文翻译

这动人的春色无需太多,只需一点幽香就让人难以忘怀。谁能在檐下或林中将这香气采折?因此使得我心中烦恼,仿佛陷入了维摩的病痛。

注释

  • 动人春色: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
  • 幽香:指淡雅的香气,这里暗指水栀花的香气。
  • 檐卜:檐下或屋檐的意思。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大菩萨,其病痛象征烦恼与困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字君谔,号无为,出身于官宦家庭。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日,蔡戡在亲历自然景色时,受到水栀花的启发,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引子,突显了水栀花的清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春色动人,但只需一缕幽香便能令人沉醉,这种淡雅的美感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接着,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困惑与烦恼,尤其是“谁折得”的疑问,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故令相恼病维摩”的结尾则显得尤为深刻,维摩诘作为佛教的象征,其病痛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困扰,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这种从自然美景引发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深度,令人怅然若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动人春色不须多:春天的美丽景色无需繁多的描绘,暗示自然之美的简单与纯粹。
  2. 一点幽香叵奈何:只需一缕幽香便令我心动,表现出对水栀花的欣赏与感动。
  3. 檐卜林中谁折得:在屋檐下或林中,谁能够采折这花?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
  4. 故令相恼病维摩:因此让人心中烦恼,仿佛陷入维摩的病痛,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的美与幽香相提并论,增强了感官体验。
  • 设问: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烦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幽香:代表着自然的清新与独特的美。
  • 维摩:象征着内心的困扰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香”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香气
    • B. 水栀花的香气
    • C. 兰花的香气
    • D. 桂花的香气
  2. “故令相恼病维摩”中的“维摩”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佛教中的一位菩萨
    • C. 诗人的朋友
    • D. 一种情绪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蔡戡的《龚彦则送水栀小盆口占为谢》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蔡戡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历史的沉重与家国情怀。蔡戡的诗更为细腻与柔和,而杜甫的则显得深沉与豪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四首 其四 贺新郎 丁酉初秋与青卿偕谒太白祠墓用两当轩和稚存词韵 贺新郎·心事知谁许 贺新郎·寿吴凌苍先生六卜 贺新郎 贺新郎 继薛信来言大水,至漂却砧刀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八 贺新郎 赠戴南枝处士用前韵 贺新郎 与虞乐行夜话,用稼轩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癶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殊方同致 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勇结尾的成语 调用 卧房 食不兼肉 小肚鸡肠 理兵 撇道 经纬天下 白黑分明 贼眉贼眼 巛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