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乞樱桃》

时间: 2025-04-27 05:55:09

诗句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

嚼破红香堪换骨,

摘残丹颗欲烧枝。

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

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55:09

原文展示:

乞樱桃
齐己 〔唐代〕

去年曾赋此花诗,
几听南园烂熟时。
嚼破红香堪换骨,
摘残丹颗欲烧枝。
流莺偷啄心应醉,
行客潜窥眼亦痴。
闻说张筵就珠树,
任从攀折半离披。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曾写过这花的诗,
几次听到南园樱桃熟透的声音。
咬破那红色的香味,真能换来骨头的滋味,
摘下那残留的红果,想将它烧成灰烬。
黄莺在偷啄,心中恐怕已是醉了,
行路的客人在暗中偷看,眼神中充满痴迷。
听说在珠树下摆宴席,
不妨就让人从树上攀折那半残的樱桃。


注释:

字词注释:

  • :请求,索取。
  • 樱桃:一种水果,象征着美好与诱惑。
  • 南园:指南方的园林,象征着繁花似锦的地方。
  • 嚼破:指用嘴咬碎,形容樱桃的美味。
  • 红香:指樱桃的香味,色泽鲜红。
  • 流莺:指黄莺,是一种鸟,常用来歌唱,象征春天的美好。
  • 潜窥:偷偷地观察。
  • 张筵:摆开宴席。
  • 珠树:指樱桃树,因其结出的果实如珠子般美丽。

典故解析:

  • 南园:古代文人常常在南方的园林吟咏,与友人聚会,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流莺偷啄:流莺啄食樱桃,寓意着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常被用来表达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道恭,号惟白,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43年。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是唐代杰出的写诗者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通过描绘樱桃花和果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樱桃作为一种时令水果,蕴含了春天的气息以及对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乞樱桃》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的古诗,诗人通过描写樱桃花和樱桃的成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的开头提到“去年曾赋此花诗”,表明诗人与樱桃花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暗示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嚼破红香”描绘了樱桃的美味和芬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提到的“流莺偷啄”,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更象征着生命的欢愉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尤其最后一句“任从攀折半离披”,表现了对自由与享受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樱桃树下,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整首诗以樱桃为线索,巧妙地串联起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曾赋此花诗:表明诗人对樱桃花的喜爱,曾经写过相关的诗句。
  2. 几听南园烂熟时:描述樱桃成熟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
  3. 嚼破红香堪换骨:表现樱桃的美味,暗示其对身体的滋养。
  4. 摘残丹颗欲烧枝:形象地表达了对樱桃的渴望,想要尽情享用。
  5. 流莺偷啄心应醉:黄莺在偷吃樱桃,暗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6. 行客潜窥眼亦痴:行人暗中观察,表现出对美景的向往。
  7. 闻说张筵就珠树:提到宴席与樱桃树的结合,强调聚会的欢乐。
  8. 任从攀折半离披:表达对樱桃的无尽渴求与自由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樱桃的香味比作美好的滋养。
  • 拟人:流莺被赋予了偷啄的行为,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樱桃为线索,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自由与欢乐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象征着青春、活力和美好生活。
  • 流莺:象征春天和生命的欢愉。
  • 南园:代表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时期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流莺偷啄”中的“流莺”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疲惫
    B. 自然的生机
    C. 人生的苦涩
    D. 过去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张筵”是指什么? A. 摆宴席
    B. 写诗
    C. 赏花
    D. 采果

答案:

  1. B. 唐代
  2. B. 自然的生机
  3. A. 摆宴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齐己的《乞樱桃》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之美,但齐己更侧重于对生活的享受与渴望,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深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3. 《齐己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寿楼春·和伯宛韵 寿楼春 其二 叠前韵寄二窗金陵 寿楼春 其一 和菽问秋感,用冯梦华同年原韵 寿楼春 寿楼春 青县舟中 寿楼春 春暮微雨醉天来共小饮 寿楼春 自题招魂篇后 寿楼春 扬州之行,历春徂秋,萍梗再移,短梦云散,作閒情赋 寿楼春 寿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脚下 延颈 黍字旁的字 赤明 习教 膏梁锦绣 挹彼注兹 成群集党 包含碣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璧结尾的成语 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淡而不厌 赞声不绝 方字旁的字 国无宁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