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卢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

时间: 2025-05-01 08:45:43

诗句

前年重九日,黄衣携御椠。

抗牍回天聪,批鳞蒙帝念。

虽惭献六箴,犹许疏十渐。

去年重九日,石鼓偿原欠。

菊丛对佳客,萸觞倾旧酽。

一时啸咏狂,万丈词华艳。

今年重九日,龟息静中验。

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

故人何殷勤,清樽持潋滟。

思君甲辰疏,拟昔尚方剑。

士锋皆辟易,忠舌为饫餍。

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知暂陆浑游,难久承明压。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5:43

原文展示:

酬卢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
作者: 赵汝腾 〔宋代〕

前年重九日,黄衣携御椠。
抗牍回天聪,批鳞蒙帝念。
虽惭献六箴,犹许疏十渐。
去年重九日,石鼓偿原欠。
菊丛对佳客,萸觞倾旧酽。
一时啸咏狂,万丈词华艳。
今年重九日,龟息静中验。
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
故人何殷勤,清樽持潋滟。
思君甲辰疏,拟昔尚方剑。
士锋皆辟易,忠舌为饫餍。
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知暂陆浑游,难久承明压。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白话文翻译:

在前年重阳节,身穿黄色衣服的侍从携带着酒来到我这里。
我写下奏章,回想着往昔的聪明才智,想着当年君主的恩念。
虽然我为自己献上六篇箴言而感到惭愧,但仍然可以宽容地接受十种渐进。
去年重阳节,我如同石鼓一般偿还了过去的欠债。
在菊花丛中对着美好的客人,酒杯倾倒着旧日的美酒。
那时我放声高歌,词句如万丈光华般灿烂。
今年的重阳节,龟息静止中有所体会。
亭前的寒叶纷纷落下,楼外的晴波也渐渐平息。
老朋友何以如此热情,端着酒樽在波光中轻摆。
我思念你,虽然时隔已久,却仍想起往昔的剑气。
士人们的锋芒都消退,忠诚的言辞也只剩下饱食。
回首这七个秋天,日月光辉依旧如昔。
知道暂时的陆浑游历,难以长久承受明君的重压。
老我思念着锄地,心中惦念着一片柴桑。

注释

  • 重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御椠:古代指皇帝的酒,象征尊贵。
  • 抗牍:指书写奏章,表达对君主的忠诚。
  • 六箴、十渐:古代指劝诫与渐渐变好的道理。
  • 石鼓:象征偿还旧债的坚韧。
  • 菊丛:重阳节的象征,寓意长寿。
  • 萸觞:萸山的酒杯,寓意吉祥。
  • 甲辰:指农历的甲辰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陆浑:地名,象征归隐生活。
  • 荷锄:指耕作,反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生卒年不详),字子卿,号懋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咏怀诗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诗中,重阳节不仅是节日,也是他反思人生的契机。

诗歌鉴赏

《酬卢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是一首充满思考与感慨的诗作,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谊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首联以前年重阳的回忆引入,描绘了黄衣侍从携酒而来的情景,象征着尊贵与荣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挣扎与矛盾,虽有成就,却也面临着失落。

诗中多次提到“重阳”,不仅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人生阶段与情感的集中体现。作者用“菊丛对佳客”描绘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欢愉,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惋惜。“思君甲辰疏”一句,更是将友人思念与时光流逝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

最后,诗人对未来的思考,特别是“老我思荷锄”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中名利纷争的反思与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年重九日,黄衣携御椠。
    描述作者在重阳节时,尊贵的侍从带来美酒,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2. 抗牍回天聪,批鳞蒙帝念。
    提到书写奏章,回忆起昔日的聪慧与君主的恩情,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3. 虽惭献六箴,犹许疏十渐。
    表达作者虽感羞愧于自己的诗作,但仍希望得到理解与宽容。

  4. 去年重九日,石鼓偿原欠。
    昨年的重阳节,象征着作者如石鼓一样,承诺了对往日的偿还。

  5. 菊丛对佳客,萸觞倾旧酽。
    在菊花丛中与朋友对饮,倾倒的酒杯象征着对旧日欢愉的追忆。

  6. 一时啸咏狂,万丈词华艳。
    表达当时放声高歌的豪情,词句华美而灿烂,体现出诗人当时的才情。

  7. 今年重九日,龟息静中验。
    今年的重阳节,内心的平静与思考,似乎与往年截然不同。

  8. 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
    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时光流逝的无情与寂寞。

  9. 故人何殷勤,清樽持潋滟。
    旧友的热情款待,酒樽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带来温暖的情感。

  10. 思君甲辰疏,拟昔尚方剑。
    对友人的思念,回忆往昔的豪情,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11. 士锋皆辟易,忠舌为饫餍。
    形容士人的锐气逐渐消退,而忠诚的言辞也变得平淡。

  12. 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追溯过去七年,时光如同月日般流逝不息。

  13. 知暂陆浑游,难久承明压。
    意识到短暂的游历,让人难以承受繁重的责任与压力。

  14.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回归简朴的自然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手法,如“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如石鼓偿原欠”,将自己比作石鼓,体现了坚韧与责任感。
  • 拟人:如“寒叶落”,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现实压力的反思,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和团圆,承载着对友谊的珍视。
  • 菊花:在重阳节时饮菊花酒,寓意长寿和高洁。
  • 酒樽:象征友谊和欢乐,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 寒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柴桑:代表着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一月

  2. 诗中提到的“菊丛”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长寿
    C. 离别
    D. 繁华

  3. 作者对旧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冷淡
    B. 热情
    C. 忍讽
    D. 疏远

  4. 诗中“士锋皆辟易”想表达什么? A. 士人的锐气消退
    B. 士人都在争斗
    C. 士人都在学习
    D. 士人很忙

答案:

  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主题,表达兄弟间的情谊与思念,情感更为直接。
  • 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慨,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入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晴 新茧 新婚 谢晏相公 谢尉西归 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 谢人惠茶 谢宾客挽歌三首 谢宾客挽歌三首 谢宾客挽歌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越暨 包含蔓的成语 靣字旁的字 花光 发踊冲冠 间不容发 小字头的字 黹字旁的字 邀惠 章满公车 隐鳞戢翼 真心诚意 包含号的词语有哪些 霓旄 枉直随形 火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