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 乙卯端午》

时间: 2025-05-04 11:38:22

诗句

旧事思量否。

记年前、天中佳节,沈吟搔首。

此日伤心人渐老,谁耐离骚繫肘。

喜绕砌、葵榴初绣。

笑看五丝缠艾虎,问汝曹、猛气凭陵久。

何故缚,女儿手。

楚天一片惊涛吼。

沸中流、锦袍雪舰,笳鸣鼓奏。

错认兰桡争吊屈,惹起鱼龙僝僽。

都不见、椒浆桂酒。

罨画从来无竞渡,也幸无、下濑戈船走。

渔夫醉,唱铜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8:22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乙卯端午
陈维崧 〔清代〕

旧事思量否。记年前天中佳节,沈吟搔首。此日伤心人渐老,谁耐离骚繫肘。喜绕砌葵榴初绣。笑看五丝缠艾虎,问汝曹猛气凭陵久。何故缚,女儿手。楚天一片惊涛吼。沸中流锦袍雪舰,笳鸣鼓奏。错认兰桡争吊屈,惹起鱼龙僝僽。都不见椒浆桂酒。罨画从来无竞渡,也幸无下濑戈船走。渔夫醉,唱铜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回忆起去年的端午佳节,我在沉思中不禁叹息。如今已是伤心的老者,谁能忍受离骚的忧愁呢?这时节,刚刚绽放的葵花和石榴花让我感到些许喜悦。看那五丝艾草缠绕成虎形,向你询问那股英气何时才能再现。为何要把那女儿手缚住?楚地的天空中,波涛汹涌。流动的锦袍和雪白的船只在沸腾中,鼓声笳声交织一片。错把兰桡当成了吊屈的船,惹得鱼龙翻腾。如今看不到椒浆与桂酒,画卷中也没有竞渡的场景,幸而没有下水的战船。渔夫喝醉了,正在唱着铜斗的歌。

注释:

  • 沈吟:沉思,犹豫不决的样子。
  • 离骚:屈原的诗作,表达了对国家和理想的忧愁与不满。
  • 艾虎:用五丝艾草编成的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 椒浆、桂酒:古代饮品,象征端午节的美好祝愿。
  • 兰桡:古代的一种船只,特指轻便的船。
  • 铜斗:一种酒器,寓意渔夫的欢乐与无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约1700),字志道,号渔山,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风貌。他的词风清新俊逸,极具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乙卯年端午,正值清代,作者通过回忆端午节的种种情景,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贺新郎 乙卯端午》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开头“旧事思量否”即点明了主题,承载着对往昔佳节的思索。随着词句的展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节日场景,尤其是“喜绕砌葵榴初绣”,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气氛,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中多次提到“离骚”的典故,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忧愁与对理想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通过“楚天一片惊涛吼”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结尾“渔夫醉,唱铜斗”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放松心情的快乐。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事思量否:开篇引入话题,回忆过去的事情。
  2. 记年前天中佳节,沈吟搔首:回忆去年的端午节,面对美好回忆而感到惆怅。
  3. 此日伤心人渐老,谁耐离骚繫肘:感慨时间流逝,离骚的忧伤之情难以承受。
  4. 喜绕砌葵榴初绣:看到节日的花卉,内心有些喜悦。
  5. 笑看五丝缠艾虎:描绘端午节习俗,艾草的象征意义。
  6. 问汝曹猛气凭陵久:希望重新找回往昔的英气。
  7. 何故缚,女儿手:感叹生活的束缚。
  8. 楚天一片惊涛吼:描绘楚地的壮阔景象,表达内心的波动。
  9. 沸中流锦袍雪舰,笳鸣鼓奏:描绘节日热闹的场景。
  10. 错认兰桡争吊屈,惹起鱼龙僝僽:误解与困惑,表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11. 都不见椒浆桂酒:怀念节日的美好,象征生活中的愉悦。
  12. 罨画从来无竞渡:感叹如今的生活缺少激情。
  13. 也幸无下濑戈船走:庆幸没有战争的纷扰。
  14. 渔夫醉,唱铜斗:最后以渔夫的欢乐结尾,形成一种轻松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艾草比作虎,增强了节日的生动感。
  • 对仗:如“锦袍雪舰”,形成对称美,增强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端午节的回忆,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困扰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葵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2. 艾虎:端午节的传统象征,寓意驱邪避灾。
  3. 椒浆、桂酒:美好的生活象征,体现节日的喜庆。
  4. 楚天:象征宽广的胸怀与豪情。
  5. 渔夫:代表人们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陈维崧
    • D. 苏轼
  2. “旧事思量否”的意思是:

    • A. 思考新事
    • B. 反思过去
    • C. 忘记往事
    • D. 期待未来
  3. 诗中提到的端午节习俗包括:

    • A. 吃月饼
    • B. 赛龙舟
    • C. 赏花
    • D. 贴春联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同样描写节日的欢快与思乡。
  2. 李清照《如梦令》:表现对往昔情感的细腻描写。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元夕》与《贺新郎 乙卯端午》都描绘了节日的气氛,但前者更偏向欢乐的场景,而后者则夹杂着对逝去时光的沉重感。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共同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词人研究》
  2. 《陈维崧词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拜星月/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余不到玉峰三十馀年矣,乙卯清明与植斋、竹逸重游是间,赋词感旧 拜星月慢 甲辰除夕前夜,自城还山,舟中作 拜星月慢 拜星月 咏萤,次清真韵 拜星月慢 拜星月慢 和简庵秋斋静坐 拜星月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合明 绝其本根 指攀 毞毲 摧扑 弓字旁的字 阙结尾的成语 按图索骥 后浪推前浪 方字旁的字 险要 长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包含使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偃武觌文 包元履德 包含怜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