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9:45
烟暝急羁雌,清歌正起迟。
湘江不流处,山月乍明时。
远道搴芳草,逢场和竹枝。
独怜声半咽,哀怨尔何为。
在烟雾渐浓的黄昏,孤独的雁正在急促地飞行,清脆的歌声正缓缓响起。湘江的水在某个地方静止不流,山上的明月在忽然间照亮了这片天地。远道而来的我采摘着芳草,偶尔与竹枝相遇。独自怜惜那声音半是哽咽,哀怨的情绪又是为了什么呢?
王敬禧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朝中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感悟。
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月夜,诗人借助自然环境表达内心的感慨与孤独。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敏感。
《月夜泊朱洲听度曲感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烟暝急羁雌”描绘出一个朦胧的黄昏场景,孤雁的急促飞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接着“清歌正起迟”,则带出一丝轻快的气息,仿佛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有着悠扬的歌声在耳边萦绕。
“湘江不流处,山月乍明时”则构建了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湘江的静止与山月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超然与孤独并存的情感。而“远道搴芳草,逢场和竹枝”则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独怜声半咽,哀怨尔何为”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于孤独与哀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诗人在此夜景中,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思,情感复杂而深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与美的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的向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烟暝”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湘江不流处”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诗中的“独怜声半咽”说明了什么情感?
王敬禧的《月夜泊朱洲听度曲感赋》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王敬禧则更关注于孤独与内心的哀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