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汤山晚眺》

时间: 2025-04-26 02:44:46

诗句

茫茫百感此胸中,极目天涯劫烧空。

危堞远迷春树碧,夕阳乱逐晚潮红。

江山凛冽余兵气,壁垒荒残吊鬼雄。

万户疮痍犹未复,时和扇暖藉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46

原文展示:

登汤山晚眺
作者: 孙瀜 (清代)

茫茫百感此胸中,
极目天涯劫烧空。
危堞远迷春树碧,
夕阳乱逐晚潮红。
江山凛冽余兵气,
壁垒荒残吊鬼雄。
万户疮痍犹未复,
时和扇暖藉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面对广阔的天地,满心忧虑。远眺天际,似乎一切都被劫难所焚毁。高耸的城墙让人迷失于春日的碧绿之中,夕阳的余晖在晚潮中翻滚。江山的冷酷让人感受到战争的余威,荒废的城墙上吊着英勇的亡魂。千家万户仍然满目创伤,没有恢复的迹象,只有春风轻拂,带来一丝温暖。

注释:

  • 茫茫:形容心中感慨万千,无法言表。
  • 极目天涯:放眼望去,看到遥远的天边。
  • 劫烧:劫难与战火,象征着破坏。
  • 危堞:高耸的城墙,象征着防御与孤立。
  • 春树碧:春天的树木青翠欲滴。
  • 夕阳乱逐:夕阳的光辉在潮水中闪烁,形象生动。
  • 凛冽:寒冷、严酷,形容自然环境的冷酷。
  • 余兵气:战争留下的气息,指战争的后果。
  • 壁垒荒残:荒废的城墙,暗示历史的沧桑。
  • 吊鬼雄:吊唁那些英勇的战士,表达对英雄的怀念。
  • 万户疮痍:千家万户受创,象征战争带来的痛苦。
  • 时和扇暖:时光温暖,春风送暖,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瀜,清代诗人,其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反映内心感受。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人们的苦痛。

创作背景:

《登汤山晚眺》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历史沧桑,表达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登汤山晚眺》是一首情感深刻且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人在高处眺望,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与思绪。开篇“茫茫百感此胸中”便直入主题,表现出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感慨与苦痛。接下来通过“极目天涯劫烧空”的描写,展现了对战争后果的深深忧虑,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无情。

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春树碧”与“夕阳乱逐”,不仅营造出美丽的画面,也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悲凉的美感。尤其是“江山凛冽余兵气”的句子,既是对自然的描述,也暗含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万户疮痍犹未复,时和扇暖藉春风”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对比,展现出战争留下的创伤与春天的温暖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恢复与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茫茫百感此胸中: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复杂情感,无法具体描述。
  2. 极目天涯劫烧空:放眼远方,看到的是一片被劫难摧毁的景象。
  3. 危堞远迷春树碧:高墙让人迷失在春日的青翠中,暗示现实的困惑。
  4. 夕阳乱逐晚潮红:夕阳的光辉在潮水中交织,营造出动感的画面。
  5. 江山凛冽余兵气:国家的冷酷与战争的余威,通过气氛传达出痛感。
  6. 壁垒荒残吊鬼雄:荒废的城墙上吊着英勇的亡灵,反映历史的悲剧。
  7. 万户疮痍犹未复:千家万户的创伤仍未愈合,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
  8. 时和扇暖藉春风:春风带来温暖,象征着希望与重生的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极目天涯劫烧空”,通过比喻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夕阳乱逐”,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忧虑,以及对未来重建的渴望。诗中透出的情感基调是沉重而又蕴含希望,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共同心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茫茫:象征内心的迷茫和复杂感受。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江山:象征国家及其命运,承载着历史的沉重。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预示着恢复与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危堞”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城墙
    b) 春天的树木
    c) 战争的余威

  2. 诗人通过“万户疮痍”想表达什么? a) 国家繁荣
    b) 战争带来的创伤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夕阳”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a) 生命的希望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1. a) 高耸的城墙
  2. b) 战争带来的创伤
  3.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现对国家沧桑的感慨,但更侧重个人的孤独感。
  • 《春望》: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登汤山晚眺》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 游玉隆宫四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喜成小诗附便奉呈三首 其三 王元龙惠新制辄依末后耘田韵叙谢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游仙四首 和钱处和扇车 和范倅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搓手顿足 牲碑 釒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緑醑 各有所能 归奇顾怪 晕晕忽忽 生字旁的字 四海之内皆兄弟 寒邸 遮障 杂乱无序 建之底的字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