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7:05
万里阴山道,平原入望赊。
天营高日月,辇路净风沙。
宝马衔金勒,苍龙绕翠华。
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
在辽阔的阴山道路上,平原的景色渐渐呈现出来。
高高的天营映衬着日月,通往营地的道路上没有风沙的侵扰。
宝马口衔金色的勒带,苍龙围绕着翠色的华盖。
阳光和煦洒满四方,草色在天涯处遍布。
阴山自古就是边塞的重要地理标志,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笔下,象征着边疆的广袤与荒凉。诗中使用的“宝马”与“苍龙”象征着强大与荣华,体现了古代对武将的崇敬与豪情。
作者介绍:金幼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道明,号白云,所作诗多描绘边塞风光,表现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军队出征前,表达了对边疆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胜利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阴山道与秀丽的平原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的热爱。首联通过“万里阴山道”与“平原入望赊”对比,突出边塞的广阔与壮丽,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接下来的描写中,“天营高日月”意象的使用,彰显出营地的宏伟与神圣,而“辇路净风沙”则传达出环境的优雅与安宁。
诗歌的后两联则通过对宝马和苍龙的描绘,突显出士兵和将领的威武与尊贵,“阳和随处满,草色遍天涯”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朝气。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整体来看,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对军旅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胜利的期盼,情感真挚,画面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阴山道”指的是哪个方向的道路?
诗中描述的“宝马”象征什么?
“阳和随处满”中的“阳和”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