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时间: 2025-05-06 02:21:26

诗句

香雾空_,檐牙外、流萤自照。

夜向久、明河东畔,电飞云绕。

错落疏星垂屋角,须臾万弩鸣林杪。

渐翠竹、苍梧嫩凉生,惊秋早。

人语静,签声杳。

珍簟冷,纱厨小。

想云穿依旧,梦寻难到。

雁足空来书断绝,眉头顿著愁多少。

纵细写、琴心有谁知,朱弦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26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袁去华

香雾空,檐牙外流萤自照。
夜向久明河东畔,电飞云绕。
错落疏星垂屋角,须臾万弩鸣林杪。
渐翠竹苍梧嫩凉生,惊秋早。
人语静,签声杳。
珍簟冷,纱厨小。
想云穿依旧,梦寻难到。
雁足空来书断绝,眉头顿著愁多少。
纵细写琴心有谁知,朱弦悄。

白话文翻译

夜空中香雾弥漫,檐牙外的萤火虫照亮黑暗。
夜晚在河东的明亮处,电光飞舞,云彩缠绕。
稀疏的星星垂挂在屋角,瞬间似乎听到万弩在林间鸣响。
渐渐地,翠竹和苍梧树下的凉意袭来,秋天的气息让人心惊。
人声渐渐寂静,签声细微无闻。
珍贵的席子凉了,纱帘后面小屋里冷清。
我想起那依旧穿云的白云,梦中寻觅却难以到达。
雁阵空中飞来,却带来了断绝的书信,眉头不禁皱起,愁苦无尽。
纵然细腻地描绘着琴心,却无人知晓,朱色的琴弦悄然无声。

注释

  • 香雾空:香气弥漫的雾气,夜空中的宁静美。
  • 檐牙:屋檐的尖角。
  • 流萤:萤火虫,象征着夜晚的点滴光亮。
  • 电飞云绕:形容电光闪烁,云彩环绕,描绘了夜空的动感。
  • 错落疏星:星星稀疏而错落,表现出夜空的清冷。
  • 须臾:瞬间。
  • 万弩鸣林杪:比喻自然界的喧闹声,如万弩齐发。
  • 珍簟冷:珍贵的席子变得冰冷,暗示孤独。
  • 朱弦:古琴的红色弦线,象征音乐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去华,宋代词人,以情感细腻、风格婉约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诗人经历失落与孤独之时,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袁去华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夜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愁苦。开篇“香雾空,檐牙外流萤自照”,以萤火虫微弱的光亮映衬出夜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幽幽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电飞云绕”的意象,展现了夜空的动态美,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感觉。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尤其是“人语静,签声杳”一句,突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静。珍簟的凉意与纱厨的冷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愈发加重了诗人的愁苦。最后,诗人通过“雁足空来书断绝”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结尾的“朱弦悄”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雾空,檐牙外流萤自照:描绘夜晚宁静,萤火虫的光芒为黑暗带来一丝温暖。
  2. 夜向久明河东畔,电飞云绕:夜空中的电光闪烁,给人一种动感的美。
  3. 错落疏星垂屋角,须臾万弩鸣林杪:稀疏的星星与森林的声音形成了对比,暗示自然的喧哗。
  4. 渐翠竹苍梧嫩凉生,惊秋早:秋天的气息让人心生惊惧,突显时节的变化。
  5. 人语静,签声杳:人声寂静,只有微弱的签字声,表现孤独感。
  6. 珍簟冷,纱厨小:珍贵的席子变得凉,表明内心的孤寂。
  7. 想云穿依旧,梦寻难到:对往昔的思念与追忆,梦中难以实现。
  8. 雁足空来书断绝,眉头顿著愁多少:雁阵飞来却没有信件,表达愁苦与失落。
  9. 纵细写琴心有谁知,朱弦悄:即使细腻地描绘情感,仍然无人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境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萤火虫的光照亮黑暗,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在音韵和结构上形成和谐,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虫:象征微弱的希望与孤独的陪伴。
  • 星星:代表远方与希望,稀疏的星光象征着人际关系的疏离。
  • 竹与梧: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思念与情感的断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流萤”指的是什么? A. 萤火虫
    B. 星星
    C. 云彩

  2. “珍簟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寂寞
    B. 快乐
    C. 忧伤

  3. 诗中的“朱弦悄”最可能意味着什么? A. 音乐的快乐
    B. 无人知晓的情感
    C. 欢乐的聚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对月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袁去华的《满江红》和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孤独的感受,但袁去华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关注对家乡的思念与夜晚的静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袁去华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五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四 忆南中风物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望江南 其十 望江南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呆目钝 密结尾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降世 寂寂悄悄 髟字旁的字 头迷 包含殃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 成竹在胸 酒食征逐 包含揩的词语有哪些 食蛤蜊 雨霰 牵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