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2:11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国设立了衡器和镜子,以求公平公正地对待天下人。那些有才德的人没有邪心,能够深刻理解内心的情感。我的君主吟唱南风,穿着华丽的服饰,弹奏着琴声。现在社会安定,人才辈出,京城中人人佩戴缨冠。山中的幼苗落入了深涧底,幽静的松树则生长在高高的山巅。君子有着出众的才华,掌管官职的人能够得到美玉。流水不是郑国的曲调,前行时却能遇到知音。裁缝剪裁绣花,误了工艺却损失了千金。何必为那一尺的布料而心痛,不裁剪寒冷女子的被子。我并非那种只顾名利的人,因离别而感到忧伤,心胸开阔。空谷中没有白色的骏马,贤人又何必悲吟呢?大道并不轻易弃物,时来则自然会招来寻求。你若见到山中的官吏,应该不会遭遇沉沦。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洒脱,常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理想。在历史上被誉为“诗仙”。
《送杨少府赴选》写于李白与杨少府(杨炯)友谊深厚之际,杨少府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才被重用的渴望。
这首诗以典雅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李白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大国的公平与贤人的无邪,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古代科举文化盛行的背景下,李白通过对杨少府的寄语,展现了对才俊的期许和对明主的信任。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比喻和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对时运的把握与珍惜。李白的豪情与哲思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深度。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如,“大国置衡镜”以镜子比喻公正的标准;“衣工剪绮绣”通过工艺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公平社会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的追求。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衡镜”象征什么?
“何惜刀尺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空谷无白驹”意指什么?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存在明显差异。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浪漫,杜甫则偏向沉稳与现实。两位诗人在对待社会与人生的态度上,虽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