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杨少府赴选》

时间: 2025-05-07 00:42:11

诗句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2:11

送杨少府赴选

原文展示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国设立了衡器和镜子,以求公平公正地对待天下人。那些有才德的人没有邪心,能够深刻理解内心的情感。我的君主吟唱南风,穿着华丽的服饰,弹奏着琴声。现在社会安定,人才辈出,京城中人人佩戴缨冠。山中的幼苗落入了深涧底,幽静的松树则生长在高高的山巅。君子有着出众的才华,掌管官职的人能够得到美玉。流水不是郑国的曲调,前行时却能遇到知音。裁缝剪裁绣花,误了工艺却损失了千金。何必为那一尺的布料而心痛,不裁剪寒冷女子的被子。我并非那种只顾名利的人,因离别而感到忧伤,心胸开阔。空谷中没有白色的骏马,贤人又何必悲吟呢?大道并不轻易弃物,时来则自然会招来寻求。你若见到山中的官吏,应该不会遭遇沉沦。

注释

  • 衡镜:指的是公正的标准,寓意公平。
  • 群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 衮冕:指皇帝的礼服,象征权威。
  • 缨簪:古代官员的帽子和佩饰,象征身份地位。
  • 郑曲:指古代乐曲,象征知音。
  • 衣工:裁缝。
  • 刀尺:裁剪的工具,象征创作的机会和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洒脱,常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理想。在历史上被誉为“诗仙”。

创作背景

《送杨少府赴选》写于李白与杨少府(杨炯)友谊深厚之际,杨少府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人才被重用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典雅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李白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大国的公平与贤人的无邪,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古代科举文化盛行的背景下,李白通过对杨少府的寄语,展现了对才俊的期许和对明主的信任。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比喻和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对时运的把握与珍惜。李白的豪情与哲思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国置衡镜:强调国家的公平与公正。
  • 群贤无邪人:表达对人才的期待。
  • 吾君咏南风:君主的德行和礼仪。
  • 时泰多美士:社会安定,人才涌现。
  • 山苗落涧底:隐喻人才被埋没。
  • 流水非郑曲:象征知音难寻。
  • 衣工剪绮绣:反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 何惜刀尺馀:表达对物质的淡泊。
  • 我非弹冠者:表明诗人不追逐名利。
  • 空谷无白驹:寓意贤人愤懑的无奈。
  • 大道安弃物: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尔见山吏部:期待友人前途光明。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如,“大国置衡镜”以镜子比喻公正的标准;“衣工剪绮绣”通过工艺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公平社会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镜:象征公平与正义。
  • 南风:寓意和谐与顺畅。
  • 流水:象征人生的流逝与机遇。
  • 白驹: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难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衡镜”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公正
    • C. 名利
    • D. 权力
  2. “何惜刀尺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名利的渴望
    • B. 对物质的淡泊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权力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空谷无白驹”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艰难
    • B. 理想的难寻
    • C. 人生的悲哀
    • D. 友情的缺失
答案
  1. B. 公正
  2. B. 对物质的淡泊
  3. B. 理想的难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孟郊的《登科后》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存在明显差异。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浪漫,杜甫则偏向沉稳与现实。两位诗人在对待社会与人生的态度上,虽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全集》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十四日夜鸡初鸣梦一故人相语曰我为莲华 夏夜暑毒不少解起坐庭中 书意 别严和之 望霁 甲子岁元日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 夔州重阳 野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灵 弓字旁的字 撅竖 草间求活 包含碍的成语 小平津 粘吝缴绕 敢开头的成语 疏慵 两点水的字 捅马蜂窝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紫狐 页字旁的字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户字头的字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目无尊长 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