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留题南山寺》

时间: 2025-05-06 02:47:32

诗句

苍崖千仞入寒云,一水分流照眼新。

潭孕蚌胎珠弄月,石藏虹气玉蒸春。

轮蹄自老青山路,香火谁闲白日身。

愧乏涓埃报君禄,萧条双鬓满衣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32

原文展示:

留题南山寺
作者: 吴师能 〔宋代〕

苍崖千仞入寒云,一水分流照眼新。
潭孕蚌胎珠弄月,石藏虹气玉蒸春。
轮蹄自老青山路,香火谁闲白日身。
愧乏涓埃报君禄,萧条双鬓满衣尘。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山崖与寒冷的云朵相接处,一条清流在眼前蜿蜒流淌。潭水孕育着珍珠,像是在月光下的蚌壳;岩石中隐匿着五彩的气息,仿佛在春日的阳光中蒸腾。马蹄早已在青山的路上磨损,香火缭绕,谁能在白日里悠闲自得?我无以报答君恩,心中愧疚,只能让双鬓在尘埃中愈发萧条。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崖:高大的山崖。
  • 千仞:形容山崖的高度。
  • 寒云:寒冷的云雾,营造出一种冷峻的气氛。
  • 潭孕蚌胎:潭水中孕育着珍珠,就像蚌壳里孕育珍珠一样。
  • 虹气:五光十色的气息,象征美好的春天。
  • 香火:香烛和祭品,通常与宗教活动有关。

典故解析

  • 蚌胎珠:这里比喻珍珠的形成过程,象征着潜在的美好事物需要时间与环境的孕育。
  • 香火:常常与道教或佛教的宗教仪式相关,表达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与祈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师能,字惟忠,号惟庵,宋代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留题南山寺》创作于吴师能游览南山寺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在山水的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描绘了高耸的山崖与清流,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清新的自然氛围。首句“苍崖千仞入寒云”,以“苍崖”与“寒云”对比,突显出山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无比的震撼感。接着“水分流照眼新”,则是通过动态的水流,传达出一种新鲜感,仿佛一切都是在流动之中。诗中“潭孕蚌胎珠弄月”,是将静态与动态结合,形象地表现了自然孕育之美。

后半部分诗歌则转向人事,诗人感到生活的压力与愧疚,“轮蹄自老青山路”,表明岁月的流逝与自身的疲惫,暗示着他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表达了对君恩的愧疚与对尘世的无奈,情感深沉。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崖千仞入寒云:描绘高山的壮丽,与寒冷的云朵相接,形象生动。
  2. 一水分流照眼新:清澈的流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寓意新生与活力。
  3. 潭孕蚌胎珠弄月:潭水如同蚌壳,孕育着珍珠,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成长。
  4. 石藏虹气玉蒸春:岩石中隐匿的美好气息,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5. 轮蹄自老青山路:马蹄声已在青山的路上老去,暗指经历的艰辛。
  6. 香火谁闲白日身:问及谁能在白日中悠闲,表现出生活的忙碌与压力。
  7. 愧乏涓埃报君禄:自感无力回报君恩,表达出内心的愧疚。
  8. 萧条双鬓满衣尘:双鬓已是白发,衣衫沾满尘土,象征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潭孕蚌胎珠”,生动形象。
  • 对仗:如“苍崖千仞”与“一水分流”,工整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香火谁闲”,赋予香火以人的情感,突显诗人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展现出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苍崖:象征高远与坚定,寓意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2. 寒云:象征凶险与冷漠,反映出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3. :象征生命与活力,寓意着希望与更新。
  4. 蚌胎珠:象征潜在的美好与价值,暗指人生的潜力。
  5. 香火:象征对神明的敬仰与人们的渴望,反映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崖千仞”指的是什么?

    • A. 低矮的山丘
    • B. 高耸的山崖
    • C. 平坦的草原
    • D. 流动的河水
  2. “潭孕蚌胎珠”中,蚌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美好与潜力
    • C. 压力
    • D. 忧伤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愧疚与无奈
    •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吴师能《留题南山寺》与王维《山居秋暝》都有描绘自然的主题,但吴诗更多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而王诗则更突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带有愧疚和无奈,后者则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师能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介卿之官金台 送介卿之官金台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送蒋子立赴河南试 送胡季玉还毗陵 送葛谦问 送葛谦问 送葛谦问 送葛谦问 送葛谦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达地知根 名扬天下 悬河泻火 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博通 估较 齲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王宪 反文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沧海一鳞 破浪乘风 印制 矜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