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1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13:49
五峰习圣罢,乾竺化身归。
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
一囊穷海没,三藏故园稀。
无复天花落,悲风满铁围。
五峰上的圣人已经习惯了,乾竺(指唐代的高僧)也已化身而归。
帝子的真实印信(指佛法的真谛)传来,门徒们为大禅师的宝衣而哭泣。
一囊财富在大海中消失,三藏(佛教经典)的故乡变得稀少。
再也听不到天花的飘落,悲风遍布四周的铁围(指寺院的围墙)。
作者介绍:陈陶是唐代的诗人,生平并不详尽,但他的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风光见长,常常展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一位大禅师的追悼之际,反映出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敬仰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期,许多诗人常常借助佛教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哭宝月三藏大禅师》是一首充满哀思的诗作,通过对大禅师的追悼,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诗的开头,诗人以“五峰习圣罢,乾竺化身归”引入,意在说明大禅师已经完成了他的修行,回归了佛的境界。这种表述不仅展示出大禅师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诗人对其修行成果的认可。
接下来的“帝子传真印,门人哭宝衣”则透露出门徒对禅师的悲痛之情,宝衣象征着禅师的身份和地位,哭泣则表达出失去的难以承受。诗人在这里巧妙地通过“哭宝衣”这一形象,将悲痛与尊重结合在一起,令人动容。
“一囊穷海没,三藏故园稀”则更进一步,借用财富的消逝与佛教经典的稀少,来暗喻生命的无常和佛教教义的珍贵。“无复天花落,悲风满铁围”则以自然景象的凋零,映衬出内心的悲伤,展现出一种沉重而凄凉的情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大禅师的追悼,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佛教教义的敬仰,反映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宝衣”指代什么?
“一囊穷海没”中的“穷海”意指?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