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梢青(西湖)》

时间: 2025-04-25 20:49:38

诗句

千丈风漪。

霁光明处,花柳高低。

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

贪呆觑着帘儿。

不好价、伊家怎知。

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49:38

原文展示:

柳梢青(西湖)
作者: 张鎡〔宋代〕

千丈风漪。霁光明处,花柳高低。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贪呆觑着帘儿。不好价伊家怎知。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


白话文翻译:

千尺高的湖面上风起浪涌,阳光明媚的地方,花和柳树交错高低。箫声与鼓声交织在一起,远处的宝钗在闪烁,船只在水中交错行驶。贪婪地呆呆望着那帘子,不知道她家到底在何处。即使再来一次,真情相拥,却难以再现当时的情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丈风漪:千丈指的是很高的水面,风漪是指水面上因风而起的涟漪。
  • 霁光明处:霁是指雨过天晴,光明是指阳光明媚的地方。
  • 箫鼓声中:指的是演奏的乐器声,箫和鼓是古代常见的乐器。
  • 宝钗:指的是一种装饰品,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或是象征爱情的物品。
  • 兰棹:兰是指一种美丽的花,棹是指船桨,兰棹形容精美的船只。
  • 贪呆:贪婪地呆望,形容沉迷于某种事物。
  • 真情厮向:真心相对,厮向表示亲密的接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较少,主要是表现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失去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鎡,字廷翰,号竹溪,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的诗主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描绘山水景色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张鎡游览西湖之际,正值花柳正茂、湖面风光旖旎的时候,作者在此情此景中感慨往昔的情感。


诗歌鉴赏:

《柳梢青(西湖)》展现了诗人在西湖的游览体验,诗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湖光山色,景与情相互交融。开头的“千丈风漪”描绘出湖面风起浪涌的生动场面,给人一种宽广而又波澜壮阔的感觉。接着“霁光明处,花柳高低”,则转向静谧的景象,阳光透过花柳,形成了高低错落的美丽画面,展现出西湖的温柔与雅致。

诗中“箫鼓声中,宝钗遥认,兰棹交驰”三句,生动地描绘了湖面上游人嬉戏、乐声悠扬的画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贪呆觑着帘儿”的出现,诗人开始陷入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似乎在追寻那段已逝的真情。“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怀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综观全诗,作者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丈风漪:描绘宽广的湖面,生动展现自然景观的动态美。
  2. 霁光明处,花柳高低:对比了阳光明媚与花柳的高低,传达出景色的层次感。
  3. 箫鼓声中:乐声的引入使得场景更具生动感,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4. 宝钗遥认,兰棹交驰:远处的宝钗与快速划水的船只象征着游人的乐趣与美好瞬间。
  5. 贪呆觑着帘儿:情感的转折,诗人开始沉浸在对往昔的思索中。
  6. 不好价伊家怎知:表现出对那位女子的思念与无奈。
  7. 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总结全诗情感,表达对失去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和水的涟漪比作青春的流逝,生动形象。
  • 对仗:如“花柳高低”与“宝钗遥认”,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景与情更为融合。

主题思想:

全诗主要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失去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自然美的愉悦,也有对逝去爱情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漪:象征着变化与动荡,暗示了时间的无情。
  • 花柳:代表美好与青春的象征,充满生机与活力。
  • 箫鼓声:象征着欢乐与庆祝的气氛,渲染出节日的气息。
  • 宝钗:可能象征爱情的美好与珍贵。
  • 兰棹:象征着优雅与灵动,描绘出游船的轻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鎡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琵琶,古筝
    B. 箫,鼓
    C. 钹,笛

  3. “便是重来,真情厮向,难似当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景色的赞美
    B. 对往昔情感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鎡的《柳梢青》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复杂,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加强调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渴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来映射内心的情感,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往虎窟山寺诗 山池应令诗 绝句 怀范镜秋 其二 怀范镜秋 其一 寿佛寺寓居即事 咏麻姑山 雁荡能仁寺遗诗 赠何遐 天池晚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结尾的成语 包含妍的成语 镜目 深图远算 口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苍黄翻复 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力均势敌 笨重 不追既往 烧卖 又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从前 包含咽的词语有哪些 方土异同 广寒仙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