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3:37
常记十年前,共醉梅边路。
别后频收尺素书,依旧情相与。
早愿却来看,玉照花深处。
风暖还听柳际莺,休唱闲居赋。
我常常记得十年前,我们曾在梅花旁畅饮。
分别后,我常收到你的书信,情意依旧。
我早就希望能再来这里,与你一同欣赏那花丛深处的美景。
温暖的春风中,我还听到柳树边的黄莺在唱歌,
但它们不再吟唱那闲适的生活诗篇。
张鎡(张鎡),字仲明,号仲明,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
本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多年后,回忆过往的深情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卜算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开头的“常记十年前,共醉梅边路”便勾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诗人在忆起往昔的欢聚时,情感真挚,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一刻的温暖与快乐。接着,提到分别后的书信往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友谊的持久。诗人对再相聚的期待和对美景的向往,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情谊的珍惜。
在描写中,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照花深处”与“柳际莺”,分别代表了美丽的自然和生机的希望。最后一句“休唱闲居赋”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全诗既有缅怀又有期盼,深刻而又动人。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化的感慨。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尺素书”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梅花的感情是怎样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描写梅花时虽然主题相似,但风格和情感各有不同。张鎡的诗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温暖,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