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芍药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8 20:18:27

诗句

浅白轻黄皆异态,还如妒宠各低垂。

暖风一阵涂香烈,午酒醺酣嗅蕊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8:27

原文展示:

芍药五首 其四 张嵲 〔宋代〕 浅白轻黄皆异态,还如妒宠各低垂。 暖风一阵涂香烈,午酒醺酣嗅蕊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的不同颜色和姿态,以及它们在暖风中散发出的强烈香气。诗中,“浅白轻黄皆异态”形容芍药花有浅白和轻黄两种颜色,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美态。“还如妒宠各低垂”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芍药花比作互相嫉妒、低垂着头的女子,形象生动。“暖风一阵涂香烈”描绘了暖风吹过时,芍药花散发出浓烈的香气。“午酒醺酣嗅蕊时”则表达了诗人在午后饮酒微醺时,嗅到芍药花蕊的愉悦感受。

注释:

  • 浅白轻黄:形容芍药花的颜色,浅白和轻黄。
  • 异态:不同的姿态或形态。
  • 妒宠:互相嫉妒,争宠。
  • 低垂:垂下,形容芍药花瓣的姿态。
  • 暖风:温暖的春风。
  • 涂香烈:香气浓烈,涂在这里指散发。
  • 午酒醺酣:午后饮酒,微醺状态。
  • 嗅蕊:闻花的蕊部,即花心。

诗词背景:

张嵲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芍药五首 其四》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芍药花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花的不同颜色和姿态,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芍药花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诗中“浅白轻黄皆异态”一句,简洁而准确地概括了芍药花的多样色彩,而“还如妒宠各低垂”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的姿态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后两句“暖风一阵涂香烈,午酒醺酣嗅蕊时”则进一步以暖风和酒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愉悦而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春日午后,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和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浅白轻黄皆异态”:这句诗描绘了芍药花的两种主要颜色——浅白和轻黄,并指出它们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美态。
    • “还如妒宠各低垂”:这句诗运用拟人手法,将芍药花比作互相嫉妒、低垂着头的女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的姿态。
    • “暖风一阵涂香烈”:这句诗描绘了暖风吹过时,芍药花散发出浓烈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 “午酒醺酣嗅蕊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午后饮酒微醺时,嗅到芍药花蕊的愉悦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还如妒宠各低垂”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芍药花比作互相嫉妒、低垂着头的女子,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比喻:诗中“浅白轻黄皆异态”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芍药花的颜色和姿态比作不同的美态,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浅白轻黄:形容芍药花的颜色,浅白和轻黄,展现出不同的美态。
    • 妒宠:互相嫉妒,争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的姿态。
    • 暖风:温暖的春风,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 涂香烈:香气浓烈,涂在这里指散发,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午酒醺酣:午后饮酒,微醺状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嗅蕊:闻花的蕊部,即花心,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浅白轻黄皆异态”形容了芍药花的什么特点? A. 颜色多样 B. 姿态各异 C. 香气浓烈 D. 花瓣柔软
    2. 诗中“还如妒宠各低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暖风一阵涂香烈”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暖风吹过,花香四溢 B. 暖风吹过,花瓣飘落 C. 暖风吹过,花叶摇曳 D. 暖风吹过,花枝招展
    4. 诗中“午酒醺酣嗅蕊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感受? A. 愉悦 B. 悲伤 C. 忧愁 D. 愤怒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 诗词对比:

    • 张嵲的《芍药五首 其四》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两首诗在表达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该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张嵲的诗作,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该书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佳客 醉桃源 情久长·锁窗夜永 好事近 点绛唇(圣节鼓子词)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情久长 其一 卜算子 其三 生查子 其三 水调歌头 其七 与小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贪求无已 抗婚 仍然 土矾 言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金瓶梅 包含惭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混淆黑白 包含逝的成语 浅闻小见 引年求退 暮景桑榆 相思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