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1:46
题张氏十咏图
平生闻说张三影,
十咏谁知有乃翁。
逢世升平百年久,
与龄耆艾一家同。
名贤叙述文章好,
胜事流传绘素工。
遐想盛时生恨晚,
恍如身在画图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三影的敬仰与怀念。作者一生听闻张三影的名声,然而真正了解这位老者的“十咏”却不多。经过长时间的太平盛世,张三影与他那年长的兄弟同在一个时代。张三影的文章和名声被后人传颂,他的画作技艺高超,流传甚广。作者在遐想盛世的同时,心中不免生出对晚年的惋惜,仿佛自己身处于那幅画中,感受着盛世的美好与短暂。
作者介绍
陈振孙(约1040年-1100年)是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以诗词和书法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繁荣昌盛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张氏家族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时代的怀念。
这首诗以张氏的十咏图为主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平生闻说张三影”引出话题,表现了张三影在文化界的地位,接着通过“逢世升平百年久”描绘了太平盛世的背景。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了时代的共鸣。
诗中所提到的“名贤叙述文章好,胜事流传绘素工”,不仅表现了张氏的文才与绘画技艺,也反映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对张氏的赞美中,流露出对文化艺术的珍视。
最后两句“遐想盛时生恨晚,恍如身在画图中”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对过去的缅怀,感叹时间的流逝,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历史画卷中的一部分。这种情感的深刻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思。同时,通过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惆怅与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对美好时代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张三影是指哪位人物?
A. 一位历史名将
B. 一位画家或诗人
C. 一位政治家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十咏”是什么?
A. 十首诗
B. 一种绘画形式
C. 一种乐曲
答案:A
诗人对盛世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快乐与满足
B. 惋惜与怀念
C. 无所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陈振孙的诗词更为细腻和含蓄,表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反思。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