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05
玉烛新 南天烛
作者:沈轶刘 〔近代〕
天寒斜日淡。共紫蜡梅花,对分吴艳。
怪梅太俭。冰姿外自咒樱桃千点。
朝霞烘染。攒火齐堆盘争闪。
红豆小,凭说相思,江南一枝犹欠。
重来金谷人遥,怅拗碎珊瑚,坠珠风飐。
绛仙孕念。谁还记破梦玫瑰曾忏。
镫花半敛。和烛泪三更偷掩。
须补写冲雪吟归,青藜未暗。
寒冷的天气中,斜阳微淡。我与紫蜡梅花相对而立,竟然觉得吴艳的色彩太过瑰丽。
梅花的洁简让我感到奇怪,冰冷的姿态外表下却咒骂着樱桃的千点花瓣。
朝霞的光辉烘染着天空,火焰般的光彩争相闪耀。
红豆虽小,却被说成是相思的象征,可在江南的一枝花中仍显得不足。
再次来到金谷,只感到人遥远,心中怅惘,仿佛海螺破碎,珍珠随风飘散。
绛仙的念头在心中孕育,谁还记得那破梦中的玫瑰曾经忏悔。
烛花半敛,和烛泪在三更时分偷偷掩藏。
我需要补写那冲雪的吟唱,青藜未曾黯淡。
作者介绍:沈轶刘,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寒冬时节,通过梅花和朝霞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以寒冷的冬天为背景,紫蜡梅花作为主要意象,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瑰丽的氛围。梅花的坚韧和孤傲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吴艳的艳丽,表现出对简单纯粹之美的向往。
红豆的出现引入了相思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求美,更在自我的内心深处追寻情感的归宿。随着诗句的发展,金谷的遥远和心中怅惘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透出一丝惆怅。
结尾处提到的“和烛泪”与“青藜未暗”,则暗示了在孤独和思念中仍需向前行走的决心。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出哲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相思的感慨,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寻找温暖与希望,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蜡梅花”主要象征什么?
“红豆”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