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58:22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五更寒作阵。正绣幕重重,一枝斜隐。
当时曾在,春宵底照足美人春困。
云沈雨重,谢倦眼看承逾俊。
珊枕畔翠袖轻遮,怕他隔帘风紧。
如今长伴空床,风也弄孤灯,闪成青晕。
兰心剪瘦,谁听得掉却玉钗声韵。
金荷渐烬。结遍釭花无准。
问红蜡今夜和愁,烧残几寸。
凌晨寒气凛冽,绣帷重重,烛光斜斜映照。
那时曾在春夜的烛光下,照得美人春困。
云层沉重,雨势繁密,眼睛倦怠难以再看那俊美的身影。
珊瑚枕边,翠绿的袖子轻轻遮挡,害怕外面的风会袭来。
如今孤独地伴着空床,风也在弄动着孤灯,烛光闪烁成青色的晕影。
兰心虽已剪得瘦弱,谁能听得那玉钗掉落的声韵。
金色的烛花渐渐熄灭,结满了灯下的烛花却无所依循。
问那红蜡今夜是否与愁相伴,烧尽了几寸呢?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6-1682),字士英,号阮亭,清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著称,常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柔美与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有对女性的细腻描写,诗中透出一种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
《玉烛新》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了春夜的温柔与寂寥,烛光的闪烁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五更寒冷的夜里,想起了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突: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状的无奈与孤寂。
从语言上看,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闪成青晕”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孤灯下的光影效果;“翠袖轻遮”的意象,流露出对美人柔美的赞美。整首诗既有对爱情的赞美,又包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爱情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玉烛新》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云沈雨重”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问红蜡今夜和愁,烧残几寸”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玉烛新》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