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57
玉烛新 上元狱中寄忆
作者:龚鼎孳
天街风定后。想画鼓云繁,绛龙星就。
虎城豹柝,轻烟外逗出铜龙春漏。
侯家锦毯,醉不了珠场花候。
谁信道青鬓孤臣,今宵雪霜盈袖。
依稀烛下屏前,有翠靥绡衣,月明安否?
小眉应斗。恨咫尺不见背灯人瘦。
香柔粉秀。猛伴得英雄骚首。
千古意唯许冰丝,平原对绣。
天街上的风在此时变得宁静,犹如画中的鼓声与繁华的云彩。绛龙星出现在天际。
在虎城外,豹的鸣叫传来,轻烟中铜龙的春漏时光悄然流逝。
侯家的锦缎毯子,虽美丽却无法醉倒珠场的花候。
谁会相信青鬓的孤臣,今夜的衣袖却已沾满雪霜。
烛光下,屏风前依稀可见,有女子穿着翠色绡衣,月光是否明亮?
小眉似乎在对着我微笑。恨不得咫尺之间却看不见那在灯后瘦弱的人。
香气柔和,粉色娇嫩。猛然间伴随得英雄的骚动与激昂。
千古的意念唯有冰丝可许,平原上对绣的思绪。
作者介绍:龚鼎孳(公元1550年-1621年),明代诗人,字孟深,号澹泊,晚号山人。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世的感慨与思索。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宵节之际,诗人在狱中寄情于月明烛下,感怀身世。通过对月夜的描绘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此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节日氛围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风定的天街上,想象着繁华的场景,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元宵节景象,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息。然而,这样的美景却与诗人的身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身处囹圄,无法与他人共享欢乐。
诗中多次提到“青鬓孤臣”,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感慨与不甘,透出孤独与无奈。通过“今宵雪霜盈袖”的意象,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自由的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尤以“月明安否?”一句,传达出对远方人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绛龙星”)、拟人(“雪霜盈袖”)、对仗(“小眉应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身世的思索与感慨,形成了一种悲喜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鬓”指的是:
A. 年轻时的状态
B. 老年人的白发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心情
“依稀烛下屏前”这一句主要描绘了:
A. 夜晚的宁静
B. 女子的身影
C. 春天的到来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龚鼎孳的诗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对比,表现了对往昔的深刻怀念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