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1:28
原文展示:
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 张嵲 〔宋代〕
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 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 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 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
白话文翻译:
太阳的光辉在天边消失,傍晚的暮色在望中生成。 山中的雾气轻轻侵袭着衣裳,山风吹落树叶显得轻盈。 林中空旷,霜月显得格外遥远,沙滩洁白,夜江显得明亮。 云中相互呼唤的大雁,翩翩起舞,仍在远征的途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诗创作于九月十四日,诗人登山晚归,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远行和归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九月十四日,诗人登山晚归,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远行和归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暮色、山风、霜月、夜江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晚归时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暮色、山风、霜月、夜江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中“阳精天际灭,暮色望中生”一句,既表达了太阳落山后的暮色渐生,又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岚气侵衣薄,山风堕叶轻”则通过具体的感官体验,传达了山中的清凉和宁静。“林空霜月迥,沙白夜江明”进一步以空旷的林间和明亮的夜江,加深了诗的意境。最后“云里相呼雁,翩翩尚远征”则以大雁的远征,寄托了诗人对远行和归途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和归途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暮色、山风、霜月、夜江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阳精天际灭”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升起 B. 太阳落山 C. 月亮升起 D. 月亮落山
诗中“岚气侵衣薄”描绘的是什么? A. 山中的雾气 B. 山中的风 C. 山中的霜 D. 山中的雪
诗中“云里相呼雁”表达了什么? A. 大雁的孤独 B. 大雁的远征 C. 大雁的休息 D. 大雁的觅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