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4:40
岫岩秋望感兴
作者:魏燮钧 〔清代〕
乾坤万里接风烟,
独立苍茫兴浩然。
秋色西来通渤海,
晓云东望极朝鲜。
侧身人世如迁客,
过眼光阴感暮年。
牢落吾生终寂寞,
何须搔首问青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岫岩的秋天所看到的景色和由此引发的思绪。诗中提到,广袤的天地连接着烟雾,自己独自站立在这苍茫的天地间,心中涌起豪迈的情感。秋天的色彩从西方延伸到渤海,晨曦中的云彩向东望去可以看到遥远的朝鲜。作者感慨自己在世如同一个流浪的旅客,眼前的光阴转瞬即逝,引发对暮年时光的感慨。最终,作者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将会孤寂,何必再去向天空询问呢?
作者介绍:魏燮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不如意时期,诗人通过秋天的美景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哲理的追求。
《岫岩秋望感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岫岩这个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秋天的苍凉与壮美,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乾坤万里接风烟”描绘出辽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开阔与孤寂的感觉,正如作者在此独立思考,心中涌起浩然之气。
随着诗句的推进,秋色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侧身人世如迁客”,这一句将个人的孤独与漂泊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暗示生活的无常与不易。最后两句“牢落吾生终寂寞,何须搔首问青天”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沉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例如“乾坤万里”和“苍茫兴浩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天地的辽阔与个人的渺小。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人生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豪放与沉思并存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色”主要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成熟与时光流逝
C. 春天的生机
“侧身人世如迁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感受?
A. 快乐与幸福
B. 孤独与无常
C. 成就与辉煌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什么?
A. 怀疑与反抗
B. 无奈与坚定
C. 希望与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魏燮钧的《岫岩秋望感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和谐,而魏燮钧则在壮阔的景色中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