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留别河东道署庭前新竹》

时间: 2025-05-02 04:55:56

诗句

绿竹猗猗手自栽,频行不禁数徘徊。

殷勤惟向此君祝,留待儿孙日后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56

原文展示:

留别河东道署庭前新竹
作者:沈溎
绿竹猗猗手自栽,
频行不禁数徘徊。
殷勤惟向此君祝,
留待儿孙日后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栽的竹子寄托的深情。竹子青翠挺拔,是自己亲手栽种的,常常在竹子旁徘徊不忍离去。诗人诚恳地祝福这竹子,愿它能长久生长,留给后代子孙。

注释:

  • 猗猗:形容竹子生长得茂盛。
  • 频行不禁:频繁地走来走去,不由自主。
  • 殷勤:热心、诚恳。
  • 此君:此处的“君”指的是新栽的竹子。
  • 留待儿孙日后来:希望竹子能长久,留给后代享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栽种竹子之际,表达了对植物的深厚情感和对后代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此诗以竹子为主线,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状态,展现出诗人对竹子的珍视和感情。竹子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希望竹子能够长存的愿望。后两句则将情感向后代延伸,体现出诗人对家庭和后代的关怀。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示了诗人温和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竹猗猗手自栽:描绘竹子茂盛的样子,表明是自己亲手种植,强调与竹子的密切关系。
  • 频行不禁数徘徊:反映了诗人对竹子的眷恋,心中不忍离去,表现出深厚感情。
  • 殷勤惟向此君祝: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真诚祝福,希望它能够茁壮成长。
  • 留待儿孙日后来: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希冀竹子能为后代所用。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象征着诗人对生命及家庭的祝福。
  • 拟人:将竹子视为“君”,赋予其情感,增强了诗的感人性。
  • 对仗:诗句工整,形式美感强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竹子展开,通过竹子的生长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出深厚的家庭观念和对后代的期盼,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正直,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手自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反映出自我劳动的价值。
  • 儿孙:象征未来的希望,传承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竹猗猗”是什么意思?
    A. 竹子丰盛茂密
    B. 竹子干枯
    C. 竹子生长慢
    D. 竹子开花

  2. 诗人希望竹子留给谁?
    A. 自己
    B. 朋友
    C. 后代儿孙
    D. 自然

  3. “频行不禁数徘徊”中“频行”表示什么?
    A. 走得很快
    B. 走来走去
    C. 一动不动
    D. 很少走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描绘竹子,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沈溎的诗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较,沈溉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传达和对后代的期盼,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竹子的热爱和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杨三兄弟 上林殿院次公 其三 用韦苏州神静师院韵寄微公 中岩 东斋读晦庵先生诗次韵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三 读史 菩萨蛮十首 其一 仿温助教体 太宁龙湖道中纪事 婺州新城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黜衣缩食 角字旁的字 引首以望 白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支气管哮喘 朝行夕改 齐字旁的字 头明 壑结尾的成语 江淹梦笔 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写似 暗室私心 包含锄的成语 包含拾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缇齐 初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