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涤洞》

时间: 2025-04-27 03:46:16

诗句

山头赤日炙手热,檐底鸣泉玉击枞。

惭愧龙公作余戏,梦中浑认雨翻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16

原文展示

大涤洞
作者:顾然 〔宋代〕

山头赤日炙手热,
檐底鸣泉玉击枞。
惭愧龙公作余戏,
梦中浑认雨翻江。

白话文翻译

在山顶,烈日炙烤得令人难以忍受;
屋檐下泉水叮咚作响,宛如玉石敲击松木。
我惭愧于龙公的戏弄,
在梦中竟然误以为是雨水翻涌江河。

注释

字词注释:

  • 赤日:烈日,形容阳光强烈。
  • 炙手:形容热得让人感到烫手。
  • 鸣泉:泉水流动发出的声音。
  • 玉击枞:形容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像玉石敲打松木。
  • 龙公:指龙王,常被视为掌管水域的神灵。
  • 余戏:指是对作者的戏谑。
  • 翻江:形容大雨造成江河水面波动的情景。

典故解析:

  • 龙公: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水的象征,掌握降雨和水域的神灵,常被人们崇拜。
  • 梦中浑认:表明诗人在梦中对现实的误解,反映出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然,生于宋代,生活在一个诗歌繁盛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大涤洞》写于一个炎热的夏日,诗人或是在山中避暑,感受到自然的极端气候和泉水的清凉,产生了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受。首联“山头赤日炙手热”以炙烤的烈日开篇,立刻营造出一种酷热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夏天的压迫感;接着“檐底鸣泉玉击枞”,清泉的声音与烈日形成鲜明对比,既突显了自然的多样性,也给人带来一丝清凉的慰藉。诗人接下来的情感转折,透露出他内心的惭愧与自我反思,似乎在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神灵的对话,以及梦境与现实的模糊界限。这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头赤日炙手热:描绘出山顶的炎热环境,给人一种炙烤的感觉,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2. 檐底鸣泉玉击枞:泉水的声音与烈日形成对比,表现出自然中的清凉与宁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3. 惭愧龙公作余戏:表达了诗人对龙王的惭愧,似乎是对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的自省。
  4. 梦中浑认雨翻江:在梦中误以为是雨水翻江,体现了梦境的迷离与现实的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击枞”,以玉石的声音比喻泉水的清脆。
  • 对仗: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热与冷的交替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极端与宁静,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自省,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日:象征着酷热,展现出自然的狂暴面。
  • 鸣泉:象征着生命与清凉,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龙公:象征着自然力量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日”指的是什么?

    • A. 冷风
    • B. 烈日
    • C. 月光
  2. “鸣泉”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暴雨
    • B. 清凉与生命
    • C. 风暴
  3. 诗人对“龙公”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崇拜
    • B. 惭愧
    •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写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深邃。
  • 《山中与幽人对酌》王维:同样描绘了山水间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大涤洞》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大涤洞》更强调了自然的极端气候,而《山中与幽人对酌》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出不同的诗意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对理解宋代诗歌风格有帮助。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分析技巧与方法,适合学习与参考。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四首) 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 蝶恋花 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送祐之弟)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得轻巧 隹字旁的字 凄欷 闯荡 齐字旁的字 貤爵 乐乐不殆 一毫不取 备究 情同羊左 冬假 十字路口 一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