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29
病馀心事阑珊,英英润玉欣来至。
奚奴传报,马嘶门外,鹊喧檐际。
茸帽冲寒,尘襟浣雪,顿宽离思。
奈停觞语促,倚闾望久,欲留也浑无计。
枉说灯花太喜,被春风等闲吹碎。
春如有约,人应依旧,关河千里。
短烛心灰,归鞍目送,断魂潮尾。
但摧颓一老,殷勤执手,洒临歧泪。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病后心情低落的状态。英英美玉的来访让人欣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内心的忧愁。门外马嘶声和屋檐上的喜鹊鸣叫,传递着某种消息。作者在寒冷中戴着茸帽,衣襟上沾满了雪花,离别的思念在此刻变得更加宽广。面对酒杯的停顿和言语的匆促,独自倚靠在门旁,久久凝望,却无计可施,只能感叹。灯下的花儿原本应该带来快乐,却在春风中轻易地被吹散。春天如同约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依旧相隔千里。短暂的蜡烛燃烧着心中的灰暗,目送归马的离去,内心如潮水般涌动。尽管衰老的身影令人心痛,仍是殷切地握住彼此的手,泪水在离别的路口洒落。
作者介绍:周之琦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生病后,反映了他身心俱疲、内心忧愁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水龙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在病后孤独的心境。诗的开头用“病馀心事阑珊”来表明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接着“英英润玉欣来至”则是对友人到来的欣喜与期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作者内心的矛盾。诗中通过自然景象(马嘶、鹊喧)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氛围。
“奈停觞语促,倚闾望久”,这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留恋的心情,但却无力挽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后面几句又通过“灯花太喜”与“春风等闲吹碎”的比喻,表达了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春天的来临并未带来希望,反而增加了离愁别绪。
整首诗在情感层面上,既有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终以“洒临歧泪”收尾,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厚度,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与思念,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英英润玉”指的是:
A. 作者的病情
B. 美好的女子
C. 自然景色
D. 友人的离去
诗中提到的“灯花”象征:
A. 友谊
B. 美好与脆弱
C. 生活的烦恼
D. 春天的到来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失落与思念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之琦的《水龙吟》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表达了离愁与思念之情,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感受,而后者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传递情感。两者都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但情感表达的方式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