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砧》

时间: 2025-04-26 02:18:36

诗句

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

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8:36

原文展示

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
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

白话文翻译

今天是什么样的夜晚,凉风轻轻吹动远处的砧声。
那声音敲打着我梦中的残影,粉碎了我在客居地的孤独心情。
音韵混杂着秋霜的寒冷,声声催促着晨月的沉落。
在深闺中高卧安稳,心中仍然怨恨那孤独的被褥。

注释

  • 今夕:今夜,指代当前的夜晚。
  • 远砧:远处的砧声,砧指的是击打的声音,这里暗指夜晚传来的敲砧声。
  • 敲残:敲击得残破,形容梦境的破碎。
  • 捣碎:捣打,形容心情的压制与痛苦。
  • 韵杂:声调混杂,形容声音的复杂。
  • 秋霜冷:秋天的霜冷,形容气候的寒冷,暗示心境的冷清。
  • 晓月沉:清晨的月亮沉没,暗示时间的流逝。
  • 深闺:指深藏于闺房,形容女子的生活环境。
  • 孤衾:孤独的被褥,表示孤单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席佩兰,清代女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她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以女性的视角探讨人生与情感。

创作背景

《闻砧》写于作者某个寂静的夜晚,借用远处的砧声,表达了对孤独与梦境破碎的感受。诗中渗透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孤独的哀怨,反映出当时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所承受的压力与困惑。

诗歌鉴赏

《闻砧》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呈现出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以砧声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内心的画卷。开头两句“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以质朴而富有哲理的方式引入,暗示着诗人的不安与迷惘。砧声的音韵在夜幕下回荡,似乎在呼唤着某种失去的东西,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的“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梦境的破碎与心灵的创伤。这里的“客”不仅可以理解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也可以引申为对自我的一种反思与质疑,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冷清与孤独,秋霜的寒气与晨月的沉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尽管身处安稳的环境,内心仍然感受到无形的孤独与怨恨。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孤独与现实生活中的挣扎,情感深邃而真切,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夕是何夕,凉风动远砧:诗人设问,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凉风与砧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夜晚气氛。
  2. 敲残天外梦,捣碎客边心:砧声敲击着梦境,象征着梦的破碎与对现实的无奈,暗示着诗人的内心挣扎。
  3. 韵杂秋霜冷,声催晓月沈:音韵复杂且带有寒意,时间的流逝伴随着内心的冷清,晨月的沉落象征着希望的消逝。
  4. 深闺高卧稳,犹自怨孤衾:虽然身处安全的环境,内心的孤独与怨恨依然存在,表现出深刻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砧声与梦境、心情相联系,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孤独与内心的煎熬。
  • 对仗:诗中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声音与情感结合,赋予声音以情感的色彩,深化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感展开,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对砧声的感受,展现出诗人内心对孤独的细腻感受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梦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怨恨,表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情感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砧声: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凉风:给人以清冷感,暗示情感的疏离。
  • 秋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晓月:象征着希望与憧憬,但又在沉落中传达出失落感。
  • 孤衾:代表孤独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内心的情感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远砧”指的是什么?
    • A. 远处的音乐
    • B. 远处的砧声
    • C. 远处的风声
    • D. 远处的鸟鸣
  3. 诗人对孤独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愉快
    • B. 无奈
    • C. 满足
    • D. 兴奋

答案

  1. C. 清代
  2. B. 远处的砧声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 《秋夕》杜牧:描绘秋夜的感伤与孤独。

诗词对比

  • 《闻砧》与《静夜思》均展现了孤独的主题,但《闻砧》更侧重于女性在生活中的孤独感,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通过意象的不同,前者通过砧声引发的心情,后者则是通过月光与静夜的渲染,二者各有千秋,但都反映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今译:诗词的现代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后暑退 别襄阳帅 北亭 悲秋 悲秋 水调歌头·春涨一篙绿 鹧鸪天·岁月如驰乌兔飞 忆秦娥·云垂幕 菩萨蛮·冰肌玉衬香绡薄 菩萨蛮·春山愁对修眉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敢不唯命 漫漭 耂字旁的字 拒狼进虎 包含茗的词语有哪些 五更三点 幺字旁的字 不到长城非好汉 议理 极往知来 包含耕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宛转蛾眉 入吾彀中 乛字旁的字 币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