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1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14:22
桃花满灵涧,树老不计春。白云如可问,为觅种桃人。
桃花盛开在灵涧之中,树木年岁已久,不再计较春天的更替。若白云可以说话,它会问谁在寻找种桃子的人。
作者介绍:宋濂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以诗、文、词俱佳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对桃花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桃花涧》通过对桃花和灵涧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首句“桃花满灵涧”描绘出春天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给读者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树老不计春”则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沉思,树的老去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诗人似乎在感慨即使春天再美,终究也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而最后一句“白云如可问,为觅种桃人”则引入了更深层的哲理思考,若白云可以言语,它会问谁在寻找种桃的人,这不仅是对桃花的追寻,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整体上,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桃花满灵涧”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哀伤 B. 美好 C. 寂寞
“树老不计春”中的“树老”指的是什么? A. 树木的年龄 B. 生命的消逝 C. 春天的到来
诗中“白云如可问”为何提到寻找种桃的人? A. 因为桃花美 B. 象征对生命的追求 C. 因为白云很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宋濂则是细腻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