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26
百字令
携朋散步,爱多情皓月,照人衣上。
逐队最嫌镫市闹,车马六街尘飏。
十棒娇歌,千群戏鼓,何似钟鱼响。
禅关试叩,佳哉此夕游赏。
才是小据蒲团,同拈香偈,便作逃禅想。
留客仲殊偏解事,蜜酒半罂刚酿。
高下楼台,参差金碧,层叠翻银浪。
花宫人静,泠泠仙梵犹唱。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宁静与美好。作者和朋友们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月光照耀着他们的衣服。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的市集让人厌烦。此刻,歌声和鼓声此起彼伏,却比不上寺庙中钟声的悠扬。作者在禅寺中游玩,感叹今夜的美妙,虽然只是在蒲团上坐着,但内心却渴望超脱凡尘。留客的主人特别通达,刚酿的蜜酒让人陶醉。高低错落的楼台、金碧辉煌的装饰,仿佛翻动着银色的浪花。花宫中人静悄悄,悠扬的仙乐仍在回响。
杨芳灿,清代诗人,主要活跃于18世纪。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在诗中融入禅宗思想,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写于春日的一个夜晚,春夜的宁静与月光的明亮使作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的愉悦。词中融合了对禅宗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在追求精神安宁与自然美之间的挣扎与感悟。
这首《百字令》通过描绘一个春夜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月光、自然、闲适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诗中首先描写了在皓月下与朋友散步的情景,月光如水般洒落,照亮了衣衫,充满了温馨与浪漫的气氛。接着,作者用“逐队最嫌镫市闹”一句,表达了对繁忙市集的厌烦,展现了内心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后半部分更是将这种向往推向高潮,作者在禅寺中叩关,感受到一份宁静与美好,尽管身处于尘世,但心中却有超越的向往。蜜酒的描绘则隐喻着生活中的甘美与享受,而高低错落的楼台与层叠的银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夜画卷。这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不仅通过月光、歌声、酒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意境,更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渗透出禅宗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携朋散步,爱多情皓月,照人衣上。
描述与朋友在月光下散步,月光洒在衣服上,充满情感的场景。
逐队最嫌镫市闹,车马六街尘飏。
对繁华市集的厌倦,表现出对喧闹环境的不满。
十棒娇歌,千群戏鼓,何似钟鱼响。
形容热闹的歌声和鼓声,但比不上寺庙的钟声悠远动听。
禅关试叩,佳哉此夕游赏。
在禅寺中游玩,感叹今夜的欣赏与乐趣。
才是小据蒲团,同拈香偈,便作逃禅想。
坐在蒲团上,点香念偈,意欲逃避世俗纷扰。
留客仲殊偏解事,蜜酒半罂刚酿。
主人对留客之事很有见解,刚酿的蜜酒令人陶醉。
高下楼台,参差金碧,层叠翻银浪。
描绘层次丰富的楼台和装饰,仿佛翻动的银色波浪。
花宫人静,泠泠仙梵犹唱。
花宫中人静悄悄,依然有仙乐在耳边回荡。
诗中表达了对春夜明月的喜爱、对喧嚣世俗的厌倦以及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传达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皓月”象征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纷争
作者对繁华市集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蜜酒”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苦涩 B) 生活的甜美 C) 生活的平淡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月亮的热爱,但更多的是对孤独的感受;而杨芳灿则在这首词中强调了与友共赏的快乐,体现出一种更为温馨的社交氛围。这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反映出各自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