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7:03
百字令 重五悼亡兼感怀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伤心时候,又端阳景色,依然满目。暗柳藏莺千百啭,声绕画帘风竹。旧恨吟花,新愁泣梦,细雨凝蒲绿。泪残芳草,断魂何处难续。休说箫鼓年年,龙舟竞渡,玉盌倾醽醁。今古兴衰多少事,不尽沅湘万曲。明月山空,青松露寂,烟水飞云骛。落霞影里,乍如数椽茅屋。
在伤心的时刻,正值端午的美好时光,眼前的景色依旧如昔。暗暗的柳树里藏着成千上万的黄莺,婉转的歌声围绕着画帘,似竹林中轻柔的风声。旧日的怨恨在花间吟唱,新愁则在梦里泪流,细雨中草地的蒲公英凝聚着绿色。泪水浸湿了芳草,断魂之人又何处能再续前缘。不要说每年都有的箫鼓声,龙舟竞渡的盛况和美酒的倾倒。古今兴衰间有多少事,难以尽述沅湘的万曲。明月照在空山,青松显得寂静,烟水与飞云相伴而行。落霞映照的影子,仿佛是几间茅屋。
作者介绍:沈宜修,明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作品多表达人生感慨和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其诗词常常融入自然景物,富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端午节,作者在佳节之际,因思念亡故之人而感慨万分,结合节日的氛围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沈宜修的《百字令 重五悼亡兼感怀》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
开篇“伤心时候,又端阳景色,依然满目”,诗人将节日的欢庆与内心的悲痛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接下来的描写中,黄莺在柳树间啼唱,声声入耳,却似乎更添几分凄凉。诗人善于用意象表现情感,细雨、芳草、泪水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画面。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古今的兴衰变迁,思考着人生的苦乐与离合,流露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无奈。尤其是“今古兴衰多少事,不尽沅湘万曲”,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经历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哲思,营造出一种充满感伤的氛围,令读者在美的享受中引发对生命、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节日中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抑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端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泪残芳草”中的“残”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龙舟竞渡”是哪个节日的传统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