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淮阴侯庙十首》

时间: 2025-04-26 02:44:45

诗句

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

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4:45

原文展示:

题淮阴侯庙十首 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 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如果不是韩信,很难除去项羽;没有萧何,也无法制约韩信。天下人必须知道,没有高祖的英明决策和萧何的辅佐,是难以成事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韩信:汉初名将,曾助刘邦击败项羽。
  • 项:指项羽,秦末楚汉相争的主要对手。
  • 萧何:汉初政治家,刘邦的重要谋士和助手。
  • 高祖:指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

典故解析:

  • 韩信除项:指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多次击败项羽,最终帮助刘邦统一天下。
  • 萧何制韩:萧何在刘邦建立汉朝后,担任丞相,对韩信等功臣进行管理和制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对历史人物韩信和萧何的评价,强调了他们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祖刘邦的英明决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了汉初几位关键人物在历史转折点上的作用。邵雍以“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开篇,直接点明了韩信和萧何在楚汉相争中的不可或缺。后两句“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则强调了高祖刘邦的领导和决策能力,以及萧何的辅佐之功。整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领导与辅佐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若非韩信难除项”,指出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关键作用,没有他,项羽难以被击败。
  • 第二句:“不得萧何莫制韩”,说明萧何在汉朝建立后对韩信等功臣的管理和制约作用。
  • 第三句:“天下须知无一手”,强调领导者的作用,没有高祖的英明,天下难以统一。
  • 第四句:“苟非高祖用萧难”,再次强调高祖刘邦和萧何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和“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均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领导者的英明决策和辅佐者的关键作用,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可或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韩信、萧何、高祖:这些历史人物作为意象,代表了智慧、策略和领导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信”在历史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A. 击败项羽 B. 建立汉朝 C. 撰写《史记》 D. 发明造纸术 答案:A

  2. 诗中的“萧何”在汉朝建立后担任了什么职务? A. 将军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高祖”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秦始皇 B. 刘邦 C. 项羽 D. 曹操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秦论》:贾谊的作品,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与本诗的历史背景相呼应。

诗词对比:

  • 《过秦论》与本诗都涉及秦末汉初的历史,但《过秦论》更侧重于分析秦朝的失败原因,而本诗则强调汉朝成功的原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史记》:司马迁著,详细记载了韩信、萧何等人的事迹。
  •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提供了更广泛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述国亡诗 缺题 和范蜀公题蜀中花图 游鸿庆寺 谒仙翁祠书山荪亭 题琴台 送周知监二首 送周知监二首 来燕堂联句 教授秘书见示学馆唱酬诗稿辄书累句以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涕开头的成语 剖分 马字旁的字 火泉 千里姻缘一线牵 抗污树种 珠盘玉敦 户字头的字 气高志大 甲坚兵利 同心毕力 周饶 鼠字旁的字 扳龙附凤 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