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38
鹧鸪天 其二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鹤响天高笛裂云。
落花如霰月宫春。
只言啼鸟能留客,
始信倾城自在人。
从事酒,属车尘。
可儿争不让王敦。
却愁异梦同床侣,
难遣唐姬作替身。
在高空中,鹤鸣声响,笛声划破了云层。
落花如霰般纷飞,月下的春天如梦似幻。
只说啼鸟能留住客人,
才明白倾城之美其实在于人的心境。
忙于饮酒,车尘扑面而来。
可儿们争着不让王敦。
却又愁苦于异梦中的床伴,
难以让唐姬成为我的替身。
周岸登,清代词人,生平不详,诗词多描写人生感怀,情感细腻。
该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复杂,政治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反映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鹧鸪天 其二》是一首抒情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开头的“鹤响天高笛裂云”展现了一个清新高远的意境,作者通过鹤鸣与笛声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落花如霰的描写,既增添了春天的生动感,又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转瞬即逝。
接下来的“只言啼鸟能留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反映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倾城之美的描写,点明了内心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从事酒,属车尘”一句,展现了生活的喧嚣与繁忙,似乎在暗示对现实的无奈。而“可儿争不让王敦”则是对美好情感的竞争,表现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与矛盾。
最后两句中,作者的愁苦与无奈显现无遗,异梦与床伴的对比,唐姬作为理想的象征,隐喻着对爱情的渴求与失落。全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全诗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思考,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本诗中“落花如霰”用来比喻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生活的无常
C. 酒的芬芳
谁是“王敦”在诗中的象征?
A. 诗人的好友
B. 争宠的对象
C. 政治人物
“难遣唐姬作替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生活的满足
B. 对理想伴侣的渴望与失落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但其语言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婉约。纳兰性德的《木兰花》则在表现人生哲理与情感的复杂性上与周岸登的作品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