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3:58
旧物嗟孤剑,春风别五陵。
未衰先遣妾,已静更疏僧。
往事真骑虎,中年得纵鹰。
两溪千顷月,谈坐不须灯。
这把孤独的老剑让我感到惋惜,春风中我告别了五陵的景色。
虽然还没有衰老就先让妾侍离去,已经安静的寺庙更显得疏远了僧人。
往昔的经历就如同骑在老虎上一般,到了中年却能自由地放飞鹰隼。
两条溪流下的千顷明月,我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不需要灯光。
作者介绍:杨基(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仲明,号孟华。杨基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一样,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居住在方氏园的时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人生无常的影响,表达了对旧物的怀念和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感慨。
《方氏园居七首 其五》是一首富有抒情色彩的诗,诗人通过对旧物的惋惜与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在诗的开头,诗人用“孤剑”这一意象,象征着自己曾经的英勇与现在的孤独,展现了他对过往辉煌的追忆。接着提到“春风别五陵”,不仅是对美好春景的描绘,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告别。
中间两句“未衰先遣妾,已静更疏僧”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似乎在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对内心孤独的反思。最后两句“往事真骑虎,中年得纵鹰”以及“两溪千顷月,谈坐不须灯”则展现出一种洒脱与宁静的心态,尽管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仍然能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我和周遭环境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旧事物的怀念、对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慨与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剑”象征什么?
“春风别五陵”中的“五陵”是指?
诗中提到的“骑虎”指的是什么?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