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怀 其十》

时间: 2025-05-06 02:14:30

诗句

鞲鹰敛六翮,栖息如鹪鹩。

秋风飒然至,耸目思凌霄。

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

匪无抟击能,不与狐兔遭。

长星亘东南,壮士拭宝刀。

落落丈夫志,悠悠儿女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30

原文展示:

感怀 其十
鞲鹰敛六翮,栖息如鹪鹩。
秋风飒然至,耸目思凌霄。
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
匪无抟击能,不与狐兔遭。
长星亘东南,壮士拭宝刀。
落落丈夫志,悠悠儿女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鹰收起六翅,栖息如同小鸟般静谧。
秋风乍起,我仰望天空,思念飞向高空。
在和平的年代,英雄们已白头,沦落为渔夫和樵夫。
并不是没有抟击的能力,但不想与狐狸和兔子争斗。
长星横亘东南,壮士们在拭磨宝刀。
豪杰的志向高远,但年轻人却浑浑噩噩。

注释:

  • 鞲鹰:一种猛禽,形象象征着雄心壮志。
  • 六翮:指鹰的翅膀,寓意力量和飞翔的能力。
  • 鹪鹩:小鸟,形容栖息的状态。
  • 承平:指太平盛世。
  • 渔樵:指普通的劳动者,象征平凡的生活。
  • 匪无:并不是没有。
  • 抟击:指搏击、奋斗。
  • 长星:长久的星星,象征着希望和目标。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英雄在承平”指的是在和平时代,英雄的作为往往不被重视,反映了历史上许多英雄最终沦为平凡人的现象。“白首为渔樵”则是指许多英雄最后只能过上普通的生活,显示出人生的无常与英雄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关心国家大事而著称,作品多描写壮志与豪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相对平稳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英雄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英雄与普通人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开头的“鞲鹰敛六翮”描绘了雄鹰的沉静,象征着英雄不再施展才能的无奈。而“秋风飒然至”则营造出一种秋天肃杀的氛围,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表现出英雄在平静时代的无所作为,让人感到惋惜。诗的后半部分则回归到对壮士的期待,强调了虽处和平,却仍需有志之士的奋斗。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雄鹰的高远,又有白头的渔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悠悠儿女曹”则是对年轻一代的反思,表现出对未来的担忧与希望,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鞲鹰敛六翮:雄鹰收起翅膀,象征着英雄的隐忍和不再施展才能。
  2. 栖息如鹪鹩:鹰停留的状态如同小鸟,表面平静,内心却充满渴望。
  3. 秋风飒然至:秋风吹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4. 耸目思凌霄:仰望天空,思念飞向高空,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5. 英雄在承平:英雄在和平时代无所作为,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
  6. 白首为渔樵:老年英雄沦为渔夫和樵夫,象征着无奈与平凡。
  7. 匪无抟击能:并非没有奋斗的能力,但不愿与小动物争斗,表现出英雄气概。
  8. 长星亘东南:长久的星星象征希望,壮士们在为理想而奋斗。
  9. 壮士拭宝刀:壮士们正准备迎接挑战,表达出不屈的精神。
  10. 落落丈夫志:豪杰心志高远,体现出对理想的坚持。
  11. 悠悠儿女曹:对年轻一代的反思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鹰”与“鹪鹩”比喻英雄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英雄在承平,白首为渔樵”,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星星拟人化,象征希望与目标。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理想与现实无奈的深思,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与理想。
  • 秋风:象征时光与变迁。
  • 渔樵:象征平凡与无奈。
  • 长星:象征希望与目标。
  • 宝刀:象征勇气与斗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鞲鹰”象征什么?

    • A. 平凡
    • B. 英雄
    • C. 小鸟
    • D. 祥和
  2. “白首为渔樵”意指:

    • A. 英雄的光辉
    • B. 英雄的落魄
    • C. 年轻人的奋斗
    • D. 和平的安宁
  3. 诗中提到的“长星亘东南”主要象征:

    • A. 过去的辉煌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无奈
    • D. 平凡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相较于杨基的《感怀 其十》,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出更加豪放与对生命的积极态度,而杜甫的《春望》则更显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心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因上人四首 其四 鸣山驿夜雨 和彦逢弟春日即事 归朝欢(对雪追和东坡词)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秋日郊行 菊有黄花为彦逢弟寿 送延上人归云峰 水调歌头(追和东坡) 长相思 其一 相山集题作恨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睐的词语有哪些 军籍勘合 短古取 衣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鼓噪而进 安安心心 倾夺 迎头赶上 实话实说 鬯字旁的字 峭幽 百折不移 谬略 比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