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8:25
春风袅娜 甲寅元夜
作者: 陈维崧
记旧时元夜,月挂红楼,钗影乱,笑声柔。
火蛾儿簇著凝妆艳粉,轻盈妖冶,打块成毬。
的的春娇,溶溶夜景,夹路银花烂不收。
一曲紫绡催薄醉,六街绛蜡试清讴。
谁料一天冰彩,化为丝雨,随风去洒遍皇州。
萦蝶翅,困莺喉。
谁家抛盏,何处藏阄。
微雪犹零,怕沾鞋印,碧云未合,莫上帘钩。
风光非旧,叹传柑佳会,今年换做,万里边愁。
回忆起往年元宵之夜,明月高挂于红楼之上,耳边传来轻柔的笑声,映照着众多的钗影。
火蛾儿聚集在美妆艳粉之旁,轻盈而妖冶,仿佛在打成一团团的球。
春天的娇媚和夜晚的景色交融,夹道中盛开的银花摇曳不定。
一曲紫绡的歌声催人微醉,六条街道上的红蜡烛映衬着清脆的歌声。
谁料到这一场冰冷的美景,竟化作细雨,随风洒落在整个皇城。
蝴蝶翅膀轻盈,困住了莺鸟的歌喉。
谁家正在举杯,哪里又藏着谜语?
微微的雪花还在飘落,生怕沾染了鞋印,碧云尚未聚合,莫要轻易拉开帘钩。
往日的风光不再,叹息着曾经的美好聚会,今年却换来了千里之外的愁苦。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50-1712),清代诗人,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宵佳节,正值春季,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春风袅娜 甲寅元夜》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诗中描绘了当年元夜的景象,月光下的红楼、轻盈的舞姿和欢快的笑声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意象不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也体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然而,随着“谁料一天冰彩,化为丝雨”,诗人突然转向现实的困境,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这里的变化不仅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替,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控。尤其是“风光非旧,叹传柑佳会,今年换做,万里边愁”一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欢快中透出一丝忧伤,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作品更具深度与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叹息,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元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夹路银花烂不收”表现的是?
“谁料一天冰彩,化为丝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