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10
恰恰元宵雨脚垂,
天风为我扫除之。
怪来平地寒如许,
雪满远峰人未知。
正值元宵佳节,细雨如丝地飘落,
天上的风帮我把这些雨扫去。
奇怪的是,为什么大地如此寒冷,
远处的山峰却被积雪覆盖,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喜庆。诗中提到的细雨与积雪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了节日的氛围与自然环境的反差,体现出诗人对时节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宵节,正值春季。诗人在经历了寒冷的冬季后,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与自然景象的对比,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对气候变化的观察。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气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节日的独特感受。开头两句以细雨和天风描绘了一种宁静的节日氛围,细雨如丝,轻柔而富有韵味,天风则象征着一种温和的力量,似乎在为节日的庆祝增添了一份清新。接下来的两句则转至对寒冷的感慨,诗人惊讶于节日的欢快与大地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无奈与对人事的洞察。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对比:一方面是节日的欢愉,另一方面是寒冷的现实,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节日喜庆与寒冷现实之间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事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诗中对雨的描述是如何的?
A. 大雨滂沱
B. 细雨如丝
C. 暴风骤雨
D. 雪花纷飞
诗人对寒冷的反应是怎样的?
A. 感到温暖
B. 感到奇怪
C. 感到愉快
D. 感到欢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上元日晚过顺溪》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者更关注节日的氛围,后者则倾向于表达离别的感伤。两首诗在意象表现和情感传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