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53
散步春郊上,愁添世变中。
发看今日白,花似旧年红。
涂炭凭谁拯,烽烟到处同。
无知枝上鸟,来往埭西东。
在春天的郊外散步,愁苦在这个变幻的世界中愈发增加。抬头看,今天的天空是白色的,花朵却依旧像去年那样红艳。灾难究竟要靠谁来拯救呢?战火烽烟到处弥漫。那些无知的小鸟在树枝上飞来飞去,东南西北地奔忙。
徐庭翼,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性情沉稳,很多作品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他的诗风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
《闻变》创作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徐庭翼的《闻变》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与忧虑。诗的开头“散步春郊上,愁添世变中”便透露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而诗人却因世事变迁而感到愁苦。这里的“世变”,不仅指社会的动荡,更是对人心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无奈。
接下来的“发看今日白,花似旧年红”,用对比手法,白色的天空象征着无情的现实,而红色的花朵则让人怀念过去的美好。诗人在此不仅在描绘景色,也在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涂炭凭谁拯,烽烟到处同”,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苦痛。涂炭指的是百姓的苦难,而烽烟则象征着战争的蔓延,诗人发出无奈的呼喊,质问谁能够来拯救这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最后一句“无知枝上鸟,来往埭西东”,小鸟在树枝上飞来飞去,似乎在描绘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但实际上却暗含对人们无知的讽刺,仿佛在提醒人们不要被眼前的美好所迷惑,世界依然充满了变幻与危机。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的忧虑,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无知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感。
诗中提到的“涂炭”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诗歌中提到的“烽烟”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