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0:12
苦节风尘际,甘心季孟间。
禄微几饮水,眼冷只看山。
江绿鸥千点,檐疏月半环。
饱谙清净趣,浑未觉天艰。
在艰苦的环境中,我自甘心与世无争,恰似季节的更迭与孟氏的安宁。微薄的俸禄让我偶尔只够饮水,眼神冷淡,只是静静地仰望远山。江水碧绿,点缀着成千上万的鸥鸟,屋檐稀疏,月亮悬挂成半环。对清净的趣味已然熟悉,却仍然未曾觉察生活的艰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季孟”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季氏和孟氏,象征着安宁和恬淡的生活。这里引申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冯时行,宋代人,字君复,号愚溪,生于绍兴年间,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后仕途坎坷,但他在诗词创作上颇有成就,作品常表现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冯时行的隐居生涯,反映了他在世俗生活的压迫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挣扎。诗人以自然景物映射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这首《题王与善隐轩》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风尘仆仆的生活中,依然选择心灵的宁静与淡泊。开篇“苦节风尘际,甘心季孟间”即刻引入了诗人的境遇,强调了在艰难的环境中,诗人依旧甘于清贫,向往季节的变化与孟氏的安宁。这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正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纷扰世界的逃避与反思。
后两联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江绿鸥千点”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沉静,而“檐疏月半环”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自然的深刻感悟。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愈发显得心灵的安宁与世俗的隔绝。
最后一句“饱谙清净趣,浑未觉天艰”不仅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淡然态度,表明他虽身处困境,却依然能够在清净中找到乐趣。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生活的艰辛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强调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季孟”象征什么?
A. 清贫 B. 安宁 C. 富贵
答案:B
“江绿鸥千点”描绘了什么?
A. 自然景象 B. 诗人情感 C. 生活困境
答案:A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逃避 B. 绝望 C. 超然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题王与善隐轩》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冯的表达更为细腻,描绘了当下的自然景象,而陶的则更具哲理性,反映了对归隐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