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8:2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20:14
浪淘沙
又是春暮。落花飞絮。
子规啼尽断肠声,
秋千庭院,红旗彩索,
淡烟疏雨。念念相思苦。
黛眉长聚。
碧池惊散睡鸳鸯,
当初容易分飞去。
恨孤儿欢侣。
又到了春天的尽头,落花和飞舞的柳絮在空中飘荡。子规的啼叫声已经断断续续,令人肝肠寸断。秋千在庭院中荡漾,红色的旗帜和五彩的绳索随风飘动,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细雨让人感到忧伤。思念之情愈发苦涩,眉头紧锁。碧池中的鸳鸯被惊动,原本沉睡的它们如此容易就分开了。心中恨意难平,羡慕那些欢聚的情侣。
作者介绍:杜安世是宋代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杜安世创作《浪淘沙》时,正值春末夏初,感受到春天的离去和个人情感的孤独,因而产生了这首词。
《浪淘沙》以春末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内心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开头的“又是春暮”,不仅勾勒出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落花和飞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与哀愁并存的画面。
接着,诗人借用“子规啼尽断肠声”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痛苦,子规的啼叫声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内心的悲伤。秋千、红旗和彩索的描写则引入了一种欢乐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淡烟疏雨”又让人感到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念念相思苦”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尤其是“碧池惊散睡鸳鸯”,渲染了爱情的脆弱和无常,令人心痛。最后一句“恨孤儿欢侣”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他人欢聚的羡慕和对自身孤独的哀怨,使整首词情感更加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与对爱情脆弱的感慨,表现了孤独和思念的深刻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又是春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诗中“恨孤儿欢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他人幸福的羡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杜安世的《浪淘沙》更侧重于季节变换带来的情感波动,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的细腻。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敏感,但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