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1:04
闲院秋千,又还拆了。
绿苔遍地青春老。
画楼日晚燕归巢,
红稀翠盛梅初小。
窈窕身轻,怎禁烦恼。
罗衣渐减怯风峭。
韶华好景想多才,
厌厌只为书音少。
在闲静的院子里,秋千又被拆走了。
绿苔遍布,青春似乎已老去。
画楼上,夕阳西下,燕子归巢,
红梅稀疏,翠绿的梅花刚开始绽放。
身姿窈窕轻盈,怎能抵挡烦恼呢?
罗衣逐渐变薄,害怕寒风刺骨。
美好的时光,想要更多才华,
却因书音稀少而倍感厌倦。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燕归巢”可引申为对家的思念与归属感,常见于古诗中象征团圆与安宁。
杜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具有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此诗作于秋季,作者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知识与文化的重视。
《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庭院,展现出一种萧瑟而又充满思索的情绪。诗中通过秋千的拆除、绿苔的遍布,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画楼上,夕阳西下,燕子归巢的景象,更是引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用“窈窕身轻”描绘女子的优雅,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怎禁烦恼”的无奈,显示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罗衣渐减怯风峭”一句,暗示着青春的脆弱和对风寒的恐惧,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却因“书音少”而感到厌倦,折射出对文化缺失的忧虑。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院落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渴求的焦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千”象征什么?
A. 欢乐的童年
B. 伤痛的记忆
C. 成熟的象征
D. 自由的追求
“绿苔遍地青春老”中的“青春老”指的是什么?
A. 年龄增长
B. 生命的结束
C. 时间的流逝
D. 心灵的成熟
诗人对知识的态度是?
A. 随意
B. 渴求
C. 厌倦
D. 忽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