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5:27
丑奴儿慢 其二 秋海棠二则
作者: 黄人 〔清代〕
前身红泪,犹带玉颜娇晕。
只早起珍珠露重,难辨啼痕。
舞草湘筠,千秋不死美人魂。
连根酸透,和心吐出,深怨难论。
薄命独秋,断肠通夜,绣恨罗裙。
尽消受工愁善病,不惯香薰。
冷蝶难寻,红墙天远最凄神。
羞归金谷,罗敷绝代,生长荒村。
这首诗描绘了秋海棠的娇美与哀伤。前身的红泪仍然挂在那娇嫩的面容上,似乎在诉说着悲伤。早晨的露珠沉重,难以分辨她的啼哭痕迹。她在草丛中翩翩起舞,千秋万代都不曾死去的美人魂魄。内心的苦楚如同酸透的根,难以吐露,深深的怨恨无法言说。命薄的她独自面对秋天,夜里断肠而泣,绣着恨意的罗裙。即使经历了许多苦楚,也无法适应那香气的熏陶。冷冷的蝴蝶难以寻觅,远处的红墙显得格外凄凉。她羞愧地想要回到金谷,但罗敷那绝代的美丽却更让她感到孤独,仿佛生长在荒村中。
黄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细腻感悟,尤以描写女性情感和自然景物见长。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时期。诗人通过秋海棠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与哀愁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丑奴儿慢 其二 秋海棠二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海棠的娇美与哀怨。诗中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既有对美丽的赞美,又有对命运的叹息。开头的“前身红泪,犹带玉颜娇晕”生动地刻画了秋海棠的美丽与哀愁,仿佛她的泪水化作了她的妆容,体现了她内心的苦痛。
诗中涉及的“舞草湘筠”意象,将秋海棠的优雅与坚韧结合在一起,仿佛她在风中舞动,依然不失风采。但“薄命独秋”的句子则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尤其是“断肠通夜,绣恨罗裙”一句,直击人心,展示了她对爱情与命运的无情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让人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秋意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引发对命运的思考。黄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情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有美感又充满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秋海棠的美丽与哀愁,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女性的薄命与孤独,突显了生命的脆弱与哀伤。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秋海棠
B. 冷蝶
C. 金谷
D. 红墙
诗中提到的“绣恨罗裙”是指什么?
A. 美丽的裙子
B. 表达内心怨恨的象征
C. 秋天的装饰
D. 传统服饰
“薄命独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