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53:06
柳枝
作者: 和凝 〔唐代〕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诗中描绘了一个在鹊桥之上相会的情景,银河初显,象征着牛郎织女的聚会。今晚的仙郎自称和氏,表示他是和凝所代表的理想中的男子。并且,诗人自问,若不是昔日曾攀桂树的情景,怎么能在月中索求嫦娥的相伴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和凝,唐代诗人,字仲明,号江洲,擅长诗歌与散文。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见长,风格婉转动人,常表现对爱情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盛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的无奈与思考。
这首《柳枝》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通过“鹊桥初就咽银河”引出情景,描绘了那种浪漫而又激动的相遇。接着,诗人自称“仙郎自姓和”,这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确认,也是一种自我赞美,彰显出诗人内心的自信。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昔年攀桂树”与“月里索嫦娥”,表现出对爱情追求的艰辛与渴望,正如嫦娥高不可攀,令人向往但又遥不可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索,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鹊桥”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桥?
诗人自称的“仙郎”姓什么?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和凝的《柳枝》更侧重于爱情的追求,而李白则更注重对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表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前者更浪漫而美好,后者则显得深沉而哀婉。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和凝《柳枝》的详细解析与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美妙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