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36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在芒种节气过后,水乡的梅雨天带来了凉爽的风雨。露水滋润下的蚕茧在晚春时节逐渐绽放,江边的燕子在高耸的船桅周围飞舞。北山的脚下显得稳固,潮水在西边涌起,流向远方。每年我都在这里远眺,然而人世间的事物却渐渐消逝。
窦常(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
《北固晚眺》是窦常在某个秋日傍晚,站在北固山上,远眺江河与山川时的所感所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北固晚眺》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水乡的气候变化,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通过“露蚕开晚簇”,将蚕的成长与自然的变化相联系,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江燕的飞舞更为画面增添了动感,使得静谧的自然景象中透出一丝生机。
后两句则转向哲思,诗人通过“年年此登眺”,表达了自己年复一年回到这里的感慨,每年看到的风景依旧,但人事却如潮水般消逝,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使整个诗歌在自然美的描写中透出一丝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歌主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与感慨。
诗中“水国”指的是:
A. 沙漠
B. 水乡
C. 山地
D. 森林
“梅天”意味着:
A. 夏季
B. 冬季
C. 雨季
D. 秋季
诗人在远眺时感慨的是:
A. 自然的美丽
B. 人事的消逝
C. 生活的富裕
D. 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