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时间: 2025-04-26 03:46:46

诗句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6

原文展示: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白话文翻译:

我漫游一年到头,心中惊讶于此地的春天。
在风中,马独自离去;在泽边,耦耕的人在耕作。
交情深厚如老树,然而外界事物却令人感到凄凉。
子云如今在家,应该能看到新发的柳条。

注释:

  • 浪迹:漂泊,四处游荡。
  • 惊心:感到惊讶或震撼。
  • 耦耕:指用牛耕作。
  • 交情重:指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
  • 子云:指的是友人,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文人或朋友。
  • 柳条新:指春天柳树的新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常,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立春之际,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心中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是一首抒发思乡情和友情的古诗。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诗人以“浪迹”自喻,生动地表现了他一年来的漂泊生活,尽管身处他乡,但春天的到来让他感到惊喜和震撼。接下来的“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描绘了春日里独行的马和在田间耕作的人,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后两句“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则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对年长朋友的情感更加深厚。然而,诗人也感受到了外界的悲凉,仿佛在提醒自己,人生的无常和外部世界的变化。最后一句“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则是对友人的问候,表达了对友人安好的期盼与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浪迹终年客:诗人自喻为漂泊的客人,表达了自己一年到头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
  • 惊心此地春:虽然身处异乡,却被眼前春天的美景所震撼。
  • 风前独去马:在春风中,孤单的马儿离开,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泽畔耦耕人:在水边耕作的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耕图景。
  • 老大交情重:强调与老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 悲凉外物亲:外界的事物令人感到凄凉,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 子云今在宅:对友人的问候,期望其安好。
  • 应见柳条新:春天来临,柳树发新芽,是对友人生活美好景象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人将自己形容为“浪迹终年客”,生动地表达了漂泊生活的无奈。
  • 对仗:如“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了新的开始。
  • :象征孤独与旅途,表达了在外的无奈。
  • 耦耕人:象征勤劳与耕作,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柳条新: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代表着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浪迹”是什么意思?
    • A. 漂泊
    • B. 安定
    • C. 旅行
  2. 诗人对友人的称呼是?
    • A. 老友
    • B. 子云
    • C. 郇伯
  3. 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包括哪两种意象?
    • A. 马与人
    • B. 花与树
    • C. 云与风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窦常的《途中立春寄杨郇伯》都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孤独中的自我陶醉,而窦常则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查询

忆昔行 其二 忆昔行 其一 宿裴友书斋 赠冯宿 出宰清江省亲秀水 渔父二首 其二 题处州直厅壁 题翠微亭 东湖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道乏 中妇 己字旁的字 榛榛狉狉 見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千真万实 离纵 瓜瓞绵绵 鬯字旁的字 咿咿呀呀 中流底柱 仗节死义 役令 釆字旁的字 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